西西文学网 > 科幻灵异小说 > 重生之火凤凰 > 第二十一章 无形的枷锁

第二十一章 无形的枷锁

    “量子”距离“维理论”,是很接近、很接近的,彼此之间仅是“一步之遥”——按照“维理论”而言,量子是一维最基本的扭曲、闭合状态,具备不确定性:是一种环、带结构,扭、曲的程度,则决定了其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天籁』小说ww』w2作为“维理论”的提出者,由“维理论”而推想,明确“量子”,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听罢小姨将,暖暖言道:“量子,按照‘维理论’而言,便是一维闭合的最简单状态,到了这一步,要继续得到‘一维’,从而由‘一维’反推,提纲挈领,现‘维理论’。这是顺理成章事情……所以,怎么会停在量子阶段呢?”

    苏婉一笑,道:“量子科学的研究,已经探究到了物质存在的,最基本的单位……而研究明白这一步,足以解答处于‘有序’的,所有的相关问题。而且,由于科技的展,人类已经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满足、甚至永生……可以说,那种科技水平,已经是摸到了有序世界的天花板了,前进一步,说的轻巧。可门在哪里?这一步困下来,时间长了,大家就会感觉探究到这一步,已经到头了。于是往后,也就不会再继续研究……当‘维理论’是谁都可以提出来的吗?”

    夭芃芃道:“的确,在暖暖之前,从未有人提出过‘维理论’。”

    苏倚道:“即便是有人提出。若没有暖暖的条件,也是不成的……先,暖暖提出‘维理论’,若非因缘巧合,为了培养她的科学素养,我们也不会成立小组,进行研究,想要构建数学模型。若非要构建数学模型,就不会叫长青他们过来,若他们不过来,就不会有维理论被验证、诞生……其次,我们要有长青他们,而且我们的本身,至少是拥有足够的素养,而且不会漠视暖暖的这个想法……”

    苏倚说的“先”和“其次”是缺一不可的——既要提出了,为人重视,并且为此进行验证;又要具备验证的能力。

    “可实际上,若是换了别家。暖暖提出了‘维理论’之后,大家或许会笑笑,感觉这孩子的想法挺有趣的。<>”说着,便一伸手,轻轻的揉了一下暖暖的头,柔声道:“而随后,也就不了了之了。一来,没有验证的能力,二来,具备相应的能力,也不会为了这个听起来明显有些‘荒谬’,而且还是出自于一个不具备相应的学历的人的口的假设,去浪费功夫、浪费资源……三来,思维的局限性,是进步的最大障碍!”

    “假设,一个人跟相关的科学家聊量子力学……那专家会感觉他很博学,连量子力学都能弄懂,当真不简单呢。可,你说一个人,抛开了量子力学,和一个理论物理学家聊维理论,那个物理学家会怎么想?”

    “不需要验证,甚至不想听你说……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人总是傲慢的。”

    苏倚轻声的说,语气淡淡的。

    暖暖道:“所以,你和人家说,人家也根本懒得验证,懒得搭理你。哪怕,你的理论看似是正确的,对么?”“嗯,没错……当然,如果你的身份、地位都不一般,甚至于是领域内的大咖,那就另当别论了。在国际上,一位好的研究者,都特别注重自己的名声、地位——钱,或许不重要。但名声必须有,地位也必须有。”苏倚介绍道:“你拥有名声,所以你提出的假设,才有人重视。你拥有地位,你要组建研究团队,大家才会来投奔你。毕竟,有许多的人都是和咱家宝贝一样的……具备一种很强的,形象的思维能力,可是呢,相应的抽象能力,比如数学,会差很多,其他方面也会不如别人。所以要将一个理论,构筑出数学模型,就要求助于相应的人才……譬如,一个数学家。你的名声、地位越大,能请到的人也就越专业,能力越强,你的成果也就越大。科学,实际上是很考验人的想象力的,就是提出一个想法,并且验证一个想法……”

    “哦,这样啊……”

    苏倚说的很直白,直白的暖暖秒懂。心中一下子就想到了特斯拉、爱迪生。爱迪生可谓是一个“他”所知的,家喻户晓的明家了——而实际上,爱迪生一生中的明,极大的一部分实际上是由爱迪生所掌握的公司的员工明的,他只是老板而已。

    苏倚道:“嗯……”

    “所以‘量子’和‘维理论’虽然只是一步之遥。<>但这一步之遥,却算得上是‘咫尺天涯’,唯有理论研究者提出维理论,才能更进一步。但是,研究者本身却很难突破自己理论的局限、思维的局限……打破僵局的,往往是局外人,而局外人是外行——外行的想法,他们不鄙视就不错了,又怎么会放在心上呢?”

    道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

    就像是“引力波”的概念一样——被民间的、非组织的、非专业的“科学爱好者”提出,只是这些人,多不具备相应的数学能力。或者说,是因其名声、地位的不足,身份的不足,让他们无法聚积力量,将数学、物理等相应的助手汇聚到自己麾下,听从指挥,构筑模型,并且去说服别人。

    而主流的、官方的、专业的“从业者”一听,直接就嗤之以鼻……切,这玩意儿一听就是扯淡,别说验证了,光一看提出之人的身份,就足以去蔑视。

    民科而已!

    但,若提出“引力波”的,是一位知名的“从业者”,那结果就是另一种状态了。有人为了这个看着荒谬的理论,去验证,去构筑数学模型,去探讨,去丰富……于是,有关引力波的概念,终究是被验证了。

    事实……就是如此。

    苏婉道:“认识的局限性,或者,可以称之为‘见知障’……当一个文明,展到一定程度。达到了一个极限:即不存在可以交流的,外在的信息之后,他们的见识就会停留在那里。如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