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姚海亮地结束了对郭子明的讯问,带着两个部下出了三台子收费站。郭子明是文人,摆弄了三十多年的文字,当了近二十年的秘书,他每天都在揣摩着别人的想法,“人精”两个字用在郭子明的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这个人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冲动,但他的冲动都控制在了理x的范围内,之所以骂吴仕立,自己又这么坦白,都是为投奔“钟家”做铺垫的,是示好的一种方式。郭子明的不少话都是话中有话,要想理解出这些弦外之音,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在这种时候,他姚海亮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撤退,先把这个人精的话深思熟虑一下,再等两天,等郭子明把材料写好,j上来再说。

    郭子明在谈话中一再提到郑宝成和老钟书记,关于这些事,姚海亮是听说过一些的。由于省里不满意津川市分拆津川矿务局的做法,便委派时任经委主任的郑宝成来津川任代理市长。津川市矿务局是k省最大的煤炭基地,在这个煤炭资源并不算丰富的省份,津川市的煤炭资源j乎掌握着全省八成能源消耗企业的命脉。豪不夸张地说,津川矿务局打一个喷嚏,很多企业就要感冒,如果津川矿务局感冒,那全省的工业就要报病危了。

    这样重要的一个企业,管理权竟然不在中≈ap;ap;ap;央、省里,而是在津川市。对于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省里多次要收回矿务局的管辖权,都被老书记钟红军y顶住了。如果丢了这颗摇钱树,津川的日子可就真的难过了。

    在九十年代初期,津川矿务局也遭遇了全国很多同行们都遭遇过的尴尬,工厂不开工不赔钱,部份开工少赔钱,全部开工就是玩了命的亏损。面对这种局面,钟红军拒绝了省里投入技改资金的方案,而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分拆矿务局。把矿务局按区域和生产类型分拆成了八十j家煤炭企业,还有三十j家深加工企业,对这些企业施行政府控g,引进民营资本承包经营的方式。其实,这就是后来全国都在搞的g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