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埋葬大清 > 第七十八章 上哪儿弄钱?

第七十八章 上哪儿弄钱?



    弹劾,必须得弹劾。

    谷</span>  而随着螨州大臣们开始疯狂弹劾剩下的那些泥堪官员,钱聋老狗这个裁判又站在干岸上拉偏架,结果那些泥堪官员们也委屈了。

    咋的,老子还没来得及贪呢你就弹劾,这算什么事儿?你们螨州大臣贪起来的模样可比咱们这些圣教子弟要难看的多吧?

    结果就是满汉相相忌相疑,互相攻讦的情况越发的严重,剩下的那些汉人官员们要么抱起团来跟螨州官员们互相攻讦,要么就学着那些贪官污吏们一样提桶跑路。

    然后又再一次回到了原点。

    想要干掉朱劲松这个天字号的逆匪头子就得调索伦兵和蒙古八旗入关平叛,想要调索伦兵和蒙古八旗入关平叛就得有钱,偏偏我大清国库又没有那么多钱,现现在想抄几个贪官弄点钱出来,贪官们又都提桶跑路。

    这他娘的,事情又一次陷入了死循环。

    而更可气的是,随着钱聋老狗抄了几个贪官弄了点儿钱的事情爆发出去之后,我鞑清那些冒名总顶替的总督巡抚之类的干脆举起了反旗,个个都喊着要反清复明。

    别忘了,我鞑清的官员都是从哪儿来的。

    当然,如果是其他地方的总督巡抚举起反旗,那钱聋老狗可能还无所谓,毕竟像林爽文那样的顽固反清分子举旗造反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钱聋老狗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关键是两广总督也跟着举起了反旗。

    这一下子可就直接戳中了钱聋老狗某个不可描述的点。

    之前无论是朱建松他们造反,还是其他地方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反贼,对于钱聋老狗来说都还能忍一忍,毕竟只是些反贼而已,还谈不上动摇国本,钱聋老狗只要老老实实的等着索伦兵和蒙古八旗入关平叛就可以了。

    哪怕是两广总督被人冒名顶替,钱聋老狗也不是不能接受,只要这个假冒的两广总督还没有直接举起反旗,那么广东十三行就还变相的掌握在钱聋老狗的手里,这也就意味着我鞑清朝廷多少还有可能收到点儿钱。

    可是随着冒名顶替的两广总督开始直接举起反旗,我鞑清最后一个有可能收上来钱的地方也彻底完犊子了,最起码广东十三行这个通商口岸算是彻底完犊子了,钱聋老狗也不用再指望那里的关税。

    这让本来就已经困难无比的大清国库变得雪上加霜。

    钱聋老狗开始后悔了。

    他爷爷麻子哥还活着的时候,我大清还有广州,宁波,泉州,淞沪4个通商口岸,等到了钱聋老狗的时候,我大清就只剩下了一个广州十三行作为通商口岸。

    他爹庸挣还活着的时候,我鞑清讲究的是官绅一体纳粮,火耗归公,所以我大清的国库多少还算是比较丰盈,而钱聋老狗这货即位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推翻了他老爹的政策,火耗归公的银子也都被他拿去下了江南。

    所以,钱聋老狗是真的后悔了。

    如果不是关停了其他的几个通商口岸,那么就算两广总督举起反旗,那么我大清还有剩下三个通商口岸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鞑清国库多少还能收到一点儿关税。

    如果不是刚一即位就急不可耐地推翻了庸挣的火耗归公的政策,还把庸挣把这个钱拿去下了江南,那我鞑清的国库也不至于空的跑老鼠。

    但是吧,这个世界上毕竟没有后悔药的存在,鞑清国库没钱了就是没钱了,任凭钱聋老狗再怎么后悔也改变不了国库已经没钱的事实。

    当然,就算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钱聋老狗也不是彻底的没有办法了,毕竟鲁树人曾经说过,内事不决找和珅,外事不决也找和珅,没钱了更得找和珅。

    现在钱聋老狗缺钱,那肯定得找和珅和中堂。

    然后和中堂和大人也开始头疼。

    这世上所有人都知道,我和中堂和大人是鞑清天字号的贪官。贪官污吏中的头一号人物,可是这话又说回来了,和中堂和大人为什么能看到钱?那不还是因为底下有人给他送钱吗?

    讯飞先生曾经说过,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如果没有人给和中堂送钱,那和中堂又怎么可能贪钱?

    现在我鞑清各地的总督巡抚们开始各行其是,拿着朝廷的政令当放屁,谁还理得着和珅和中堂啊?既然没有人搭理和珅和中堂,那和中堂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是?

    让和珅和中堂把自己的银子拿出来给钱聋老狗?

    抱歉,和珅和中堂还没有这么忠心耿耿到这个地步。

    但是吧,和珅和中堂能够混到军机大臣的位置,也不光是凭着拍马屁溜须上位,而是有几分真本事的。

    仔细琢磨了半天后,还真让和珅和中堂想出来一个法子。

    和中堂先是嘿嘿讪笑两声,接着便躬身对钱聋老狗拜道:“万岁爷,奴才现在有两个法子,一个是能持续的弄些钱财,另一个则是能弄一笔钱财应急,不知万岁爷的意思?”

    ps:第三更,今天万字更新完成,一会儿争取再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