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网游竞技小说 > 网游之大恒帝国 > 第159章红袄军败亡(二合一)

第159章红袄军败亡(二合一)

可当时心高气傲的他,哪会同意?

    要知道眼下的贾似道,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还不是历史上后来那个官场老油条。

    在劝降孟宗政,孟珙后,立下大功的贾似道,心气更是高到天上去了。在他看来,在他的指挥下,红袄军不说横扫金国。但自保也是绰绰有余,哪怕再怎么不济。他也能带着红袄军突围,退入恒国!故而他心中就一直没考虑过逃跑,而是一路紧跟着红袄军,苦苦的思考如何反戈一击,给完颜合达一个教训。但眼下,贾似道只想给自个几个大耳瓜子!

    “早知道统军这么麻烦,我就不该接这个差事。”

    在逃跑的路上,贾似道那个后悔啊,其实他能坚持到如今,已经很不容易了。要知道之前他不过是一个爱好斗蛐蛐的纨绔子弟。对于军略,只能从他老爹贾涉那里听说个只鳞片爪。

    故而在他老爹贾涉听说他领了这差事后,当即豁出老脸,跑去恒国王宫,求林凡收回成命。本来林凡也不好驳了贾涉面子,正打算同意贾涉请求,但被激出逆风心理的贾似道,却认为老爹是看不起他,直接在殿前夸下海口,破坏了贾涉一番苦心。

    而贾涉在请求无果后,贾涉只能把他臭骂一顿,而后把他关在书房里逼他看了好几天兵书和贾涉本人编写的行军手记。甚至请来了杜杲,赵方等老将给贾似道讲学。

    才勉强给贾似道在军事上入了个门。但仅仅入门的水准对上完颜合达这种经验丰富的老将,会有什么后果。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建武元年五月二十六日。由于杨友的叛乱,尽管杨妙真与刘整两人拼死反抗,但最终还是难挽败局,在同贾似道等人领着数百人马从金军中突围而出后,冲破了一路的围追堵截,逃亡恒国!

    自此,金国叛军势力只剩李全一支,眼见完颜陈和尚、完颜合达等人完成了对自己所部的包围后,李全识时务的选择了投降,至此,金国内乱被全部平息!

    而杨妙真与刘整两人则在建武元年五月二十八日时,从金国赶至金沙城,向林凡宣誓效忠,被林凡对方封为中郎将之职。

    “臣等拜见大王。”

    建武元年五月三十一日,恒国太极殿中,林凡端坐龙椅之上,恒国文武百官位列双侧。

    “众爱卿平身。”

    看着殿中数十位大臣,林凡不禁想起他刚刚接人恒王之位时的窘境,眼神中不由流入出了一丝欣慰。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待立于林凡身边的宫女高声喊道,由于恒国已经不用太监,禁止阉割。所以原本太监的活计,就落到了女官们的身上,如果这是普通世界,那很多太监的工作,宫女无法胜任。但这是高武世界,就大不相同了,一些子力气活,宫女也能做。

    “启禀大王,微臣有事要奏!”

    宫女话音刚落,丞相耶律楚材第一个朝前走了一步,开口说道。

    “准奏。”

    “大王,开元郡洪里县传来消息,当地因之前的战乱,粮食收获甚微。希望朝廷可以输送一批粮食。”

    “近日来,月国久经战事,如今已然后力不足,让昭烈将军王忠嗣裁汰老弱,将兵马限于三万左右……财政部尚书刘晏何在!。”

    “微臣在!”刘晏闻言,从队列出走了出来,躬身说道。

    “下去后,立即整理出一百万单位粮食,一会由恒武军中郎将关羽押运去洪里县,支援朔方军!”

    “臣领旨!”

    “晋卿,可还有事情好说?”

    让刘晏退回队列后,林凡向耶律楚材再次问道。

    “大王,近月来明镜湖造船厂,因种种原因,共支出了七千六百两白银,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技术上有任何的改进。我国水域本就不多,眼下朝廷财政困难,应暂时停止船只的研发,以节省开支!”

    听着耶律楚材的汇报,林凡皱起了眉头,思虑片刻后,最终还是同意了耶律楚材的建议,中原地区以草原、平原为主。河流不少,却没有什么大型的江湖、大海,确实不宜大规模培养水军。

    “大王,臣有事要奏!”

    耶律楚材退下后,科教部尚书李白走了出来。

    “李尚书有何要事,奏吧。”

    “近日来,我国国泰民安,越来越多的百姓将家中的子嗣送进了私塾、学堂,接受教育。”

    “恩,这是好事!正好我们可以把白鹿洞书院作为精英学府,只招收在学堂中成绩优异的学子,如此,也能激发学子们的上进心。”

    “大王说的是。不过微臣我说的,是异人的问题,最近有许多异人百姓,向教育司呈交申请,希望我国可以办理专门的异人学校。”

    “异人学校?既然入了我恒国的户籍,那就都是我恒国的百姓,那有这么多区分,愿意上学就上,不愿,本王也不会强求。”

    林凡说着,顿了顿,然后才继续说法:“当然,本王向来抱着一视同仁的思想,异人们如果能力出众,完全可以和其他领民一样在教育司报名‘教师’,然后由教育司考核,通过后,可以在分配地任教。”

    ……

    “大王,我国内部官吏依旧严重不足,单靠招贤令,作用不大,臣觉得我们应该在国内进行一场选拔赛,挑出一批有才华的人员,到各司中任职。”

    吏治部尚书叶适,在李白退回去后,也站了出来。

    “准!选拔一事,由叶尚书全权负责,定好科考内容与选拔机智机制后,交由本王过目即可。”

    林凡轻松说道,南宋时期,别的不多,就文士、学者多。四条腿的顶级文臣找不到,二条腿的刀笔小吏,那还不是一抓一大把么!

    “臣遵旨!”

    叶适见林凡没有拒绝自己的意思,还让自己主持科考,不由得感动万分,这可是他在宋国时,得不到的待遇,况且他还属于降臣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