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二百四十四章 孙观,给句痛快话,投降不投降

第二百四十四章 孙观,给句痛快话,投降不投降

降将,麾下兵力居然比他们本来的兵力还要多,他们还会留着将军吗?

    恐怕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军麾下的兵马打散分割,每一位太守都分得数千人,才能皆大欢喜。如此,将军麾下的将士的确能得以幸免,但将军本人嘛……却终究难逃一死。

    若将军高义,愿以一死来换取麾下儿郎的存活,那某只能说句佩服……”

    “够了,不用再说了!”

    孙观猛地一拍桌子,制止郭嘉继续说下去,脸色已无比难看。

    他孙观平日里对待士卒说不上苛刻,但还没高尚到能用自己的命,来换取他们存活的程度。

    之所以有些恼羞成怒,皆因郭嘉说得都是大实话。

    见孙观情绪激动,郭嘉也不好再继续刺激他,只是摇了摇头,叹息一声。

    嗯,火候差不多了。

    等会这家伙就该痛哭流涕,求某收了他。

    过了一会,孙观理了理思绪,这才开口道:“郭先生的意思,某投降兖州诸侯,必然不得好死?”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确实如此。”

    “若某投他刘玄德,你又如何保证不会落得身死的下场?”

    闻言,郭嘉站了起来,大笑道:“我主刘玄德,又岂是兖州那群碌碌小人能相提并论!”

    “愿闻其详。”

    “我主乃汉室后裔,胸有吞吐天地之志,腹有包罗万象之机,将来必然会成就一番大业!而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似将军这等贤才,我主非但不会加害,反而会大加任用。将军若投之,不仅可洗尽污名,高官厚禄,也绝不在话下。”

    郭嘉说完后,见孙观依旧面带犹豫,又继续劝道:“将军之疑虑,当是麾下兵马。某在这里给将军透个底,归降之后,麾下兵马必然会分出去一些,剩下的仍归将军统领。再者,将军之才,比之张文远如何?”

    “某不如也。”

    这点自知之明,孙观还是有的。

    人家能用八千人击败自己两万,还有什么可比的。

    “纵然如张文远这般将才,在徐州也不过是一偏将而已,将军又何必忧虑?”

    郭嘉越是夸赞,孙观越不敢相信,反而贬低了一句,孙观却面露一丝喜色。

    越是没有才能,就代表没有加害的必要,不然以后谁还敢投降刘备。

    “先生此言当真?”

    孙观还是有些不信,以张辽的才能,居然只是个偏将。

    “骗你作甚。”郭嘉故作不耐烦道,“何去何从,还请将军尽快斟酌。眼下我军围困北门,将军还有机会。可等到再度交战时,众目睽睽之下,纵然将军想投降,我主恐怕也不敢接纳。”

    孙观,给句痛快话,投降不投降!

    ……

    魏郡与清河交界不远处,林朝与徐晃,正率领着一千校事府精锐,行进在官道上。

    为了应对可能会遇到的危险,林朝不仅派出了贾诩,也把校事府压上去了,在清河,魏郡两地之间来回探查着。

    泰山一战,徐晃击溃昌豨所部,并阵斩昌豨,也算一份很大功劳。

    只是眼下还没到论功行赏的时候,徐晃依旧是校事府的府丞。

    饶是这个六百石的职位,在校事府中,也算是除林夕以外,最大的官了。

    此时,徐晃对林夕抱拳道:“子煦,监军命我等前来探查,所谓何事?”

    “某也不清楚,家兄只说若有军队行进的动向,便马上上报。”林夕摇摇道,“不过,想来也与魏县的泰山贼脱不了干系。”

    徐晃点了点头,刚想开口说些什么的时候,忽然就听到阵阵马蹄声传来。

    久在校事府中当差,徐晃第一时间便听出了,这是军队行进的动静,而且人还不少,至少五千人以上。

    徐晃微微一愣,不由得苦笑一声。

    真是说敌军,敌军就到了。

    “我们人手太少,不管是敌是友,先退再说!”

    林夕一挥手,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