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二百零六章 刘协登基

第二百零六章 刘协登基

二天,董卓登门拜访,将自己的想法禀告给了袁隗。

    袁隗却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并且表示会暗中协助董卓。

    袁隗也想借机掌控大局,索性让董卓冲在前面吸引火力,自己好暗中捡便宜。

    得了袁隗的支持,董卓当即大喜,这才敢在朝堂上公开谈论此事。

    他以霍光为成例,阐明废立天子的正当性,同时征询百官的意见。

    简单来说就是,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朝堂上死一般的寂静,无人反对,但也无人赞成。

    百官都怕董卓的屠刀,但也怕遗臭万年,干脆都默不作声。

    董卓见状,不禁冷笑一声,心中有些瞧不起这群士族门阀。

    什么传承百年的世家,不过是一群怯懦小人。某只是恐吓一番,这些家伙就不敢出声,若真亮出利刃,只怕他们会吓得尿裤子。

    见无人反对,董卓意得志满,表示就这么定了。

    可就在这时,有一人跳了出来,表示反对。

    董卓一看,出班之人正是当年讨伐黄巾时,自己的老上司,尚书卢植。

    面对卢植,董卓虽身为司空,但仍旧拱手一礼。

    “卢尚书以为不妥?”

    百官之中,董卓真心佩服的人没几个,其中就包括了卢植,所以言语之间也颇为客气。

    但卢植却没给他留丝毫颜面,起身正色道:“昔年霍光行废立之事,乃是因天子昏聩,致使天怒人怨,霍光方顺势而为。但今上富于春秋,行无失德,又无上苍以灾异示警,怎能说废就废!”

    你不是拿霍光作为成例吗,那我就跟你说说霍光。

    海昏侯刘贺荒淫无度,不保社稷,因此霍光才将其废除。

    可见皇帝不是不能废立,但你要证明他有过错才行。

    而如今的天子刘辩年方十四,只是个半大的孩子,都没亲政,能干什么坏事,哪有理由废除!

    卢植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条,令董卓无言以对。

    尤其是最后,卢植更是冷笑一声,当着朝堂百官的面,直指问题的本质道:“董司空今欲行废立之举,为社稷还是个人私欲,尚有待商榷!”

    这句话可谓诛心之言,把董卓气得浑身发抖。

    有心想杀卢植,但碍于卢植名声太大,威望太高,不敢贸然动手。

    董卓面色通红,冷哼一声,干脆拂袖而去。

    第一次关于废立皇帝的会议,最终因卢植的反对而作罢。

    虽成功驳倒了董卓,但卢植却愈发心灰意冷。

    而且散会之后,百官也都离他远远地,生怕被他牵连。

    等人都散完了,卢植才转身看着空落落的朝堂,嘴角露出一丝残笑。

    昔日众正盈朝,大汉是何等的强盛,就算偶有动乱,也能迅速平灭。

    就算上次北邙迎驾,也有崔烈这等忠臣与自己一同前往。

    可仅仅不到两个月,刚直的崔烈也被袁隗罢官,赋闲在家。

    朝堂上的百官,更是宛若一尊尊木雕泥塑,在废立天子这种大事上,居然都默不作声,真是令人心寒。

    可怜煌煌四百载大汉,最终却沦落至此。

    罢了,罢了,自己也管不了了。

    自上次何进诛杀宦官时,卢植便已经存了辞官归乡的心思,如今又遭遇这种变故,一颗心更是凉透了。

    下朝后,卢植如行尸走肉一般,走了半天才回到家中。

    第二日,卢植便以年老为由,上书辞官。

    董卓本就捉摸着要罢了卢植的官位,见卢植如此识趣,哪有不同意的道理,立即批准,同时还赏赐了卢植一些钱财,以勉励他多年来为朝廷所做的贡献。

    对于董卓的赏赐,卢植坚辞不受。

    光熹元年,腊月二十三。

    卢植带着一名老仆,坐着一辆马车,离开了雒阳,同时也舍弃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朝廷社稷……

    两日之后,董卓再次召开废立皇帝的会议。

    虽然没了卢植,但董卓还是不放心,为此特地找了一个合适的借口。

    他对百官说,昔年先帝在位时,多次想要立弘农王刘协为太子,某此番废立,乃是遵从先帝的遗诏。

    再者,何太后在刘辩继位后,便毒杀了先帝的母亲董太后,此为不孝。那她和她所生的刘辩就该退位,由先帝侧妃所生,董太后亲手抚养的弘农王登基。

    这一下,更是无人敢反对了。

    光熹元年,腊月二十七。

    太傅袁隗将刘辩扶下皇座,将玉玺印绶交给刘协。

    然后刘协在董卓的搀扶下,坐上皇位,群臣大礼参拜。

    至此,弘农王刘协,成为了新一代的大汉天子。

    董卓下诏,因刘辩在位不逾年,所以收回光熹年号,复称中平五年。

    然后又当众弹劾何太后,命人宣读何太后害死董太后的罪状,罢免其太后之位,将其迁入永安宫。

    两日后,何太后被毒杀。

    董卓下令,不准为其办葬礼,只让百官白衣三日,以为祭奠。

    次日,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与袁隗共掌朝廷大事。

    消息传到徐州是,已经是次年正月初三。

    当日,糜竺将妹妹与大批的嫁妆送到了郯县,一并请刘备笑纳。

    刘备望着成车成车的钱财往自己府中运,脸上笑成了一朵菊花!

    至于糜氏,才成为了真正的饶头。

    紧接着,便进入了吃席环节。

    众人正欢饮之时,忽然收到禀报。

    董卓废立天子,毒杀太后。

    啪!

    听到这个消息,刘备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住了,端在半空中的酒杯也跌落在地,摔成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