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关于求贤令的设想

第一百九十八章 关于求贤令的设想

恰如其份。

    可眼下是汉末,门阀世家垄断官场的时代,你这时候下招贤令,无异于直接告诉那些世家,我不想用你们,我想用寒门士子。

    那世家以后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对不会投靠你。

    这些,林朝又何尝不知,只是面对郑玄的劝解,他却依旧摇了摇头,对郑玄拱手道:

    “老师,有些事情现在做最合适,若现在不做,以后只怕更没有机会了。”

    “可这天下士子,终究大多出自世家,子初你如此举措,岂不是失了世家之心。”郑玄依旧苦笑道,“届时,不仅是你林子初,就连刘玄德亦会大失人望。”

    林朝却道:“老师,弟子曾听过一句话,今日便请老师指点。”

    “什么话?”

    “世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余者,不过庸碌之辈,不足为虑。”

    “这……”

    郑玄望见林朝面色淡然,却目光清澈,便明白此事无可挽回,当即长叹一声。

    “子初,为师能为你做些什么?”

    郑玄出身寒门,对求贤令自然是认可的,只是他担心林朝操之过急,反而会坏事。

    更担心此令一出,自己这个小徒弟会被天下世家所记恨。

    林朝拱手冲郑玄行了一礼,开口道:“多谢老师体谅,此令弟子多次删改,却终不得要义,还望老师稍稍润色一番。”

    “可,为师答应你。”郑玄点了点头道,“此外,为师的弟子中,大多也是寒门出身,可为子初招来,以壮声势。”

    “多谢老师!”

    “你我师徒一场,为师能为你做得不多,也算聊表心意罢了。”郑玄笑道,“只是你那些师兄弟,都散落在天南海北,召集需要一些时日。这道招贤令,子初打算何时发出?”

    林朝思虑片刻,开口道:“老师,招贤的高台还未建成。此外,学宫书院也尚需一些时日才能盖好,倒是不急。等到高台与书院建成之日,弟子便将求贤令与书院招生的消息,一同传出去。”

    说到书院,郑玄顿时来了兴趣,老头这一生不是在读书,就是在教书。

    “子初,非是为师心急,只是想问一声,如今正在盖得东海书院,规模几何?”

    林朝自信一笑道:“老师放心,东海书院,将会是整个大汉最大的书院!容纳近万学子,不成问题。”

    此言一出,郑玄倒是被吓了一跳。

    他一生育人,如此规模的书院,也是闻所未闻。

    “近万学子……”

    郑玄口中呢喃道,一双眼睛里,充斥着向往之色。

    “可是,为师一人,万万教不了如此多的学子。”

    反应过来后,郑玄又苦笑道。

    林朝指了指旁边的郭嘉,疑惑地开口问道:

    “老师,就算是如郭奉孝这般声名狼藉之人,也有一两个知己好友,您身为一代大儒,难道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郑玄:“……”

    郭嘉:???

    逆徒,早晚叫人把你这条舌头给割下来!

    “为师知己遍天下,又岂用你多嘴!”郑玄没好气道。

    林朝笑道:“那老师可修书一封,将他们请过来,玄德公必以国士待之。”

    “若是交流学问,研读经书,为师可自然相邀,只是……”

    郑玄说到这里,忽然瞪了林朝一眼,便沉默不言。

    林朝也明白他的意思,这东海书院虽说是教书育人,可终究姓刘,出来的人也必为刘备所用,多少带有一些功利目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郑玄才不愿呼朋唤友。

    林朝又劝道:“老师可在信中直言相告,愿意来的就来,不愿意来的,弟子也绝不勉强,如何?”

    “这个……”

    郑玄思索了片刻,最终开口道:“子初,此事容为师三思。”

    “这是自然。”林朝拱手道。

    ……

    从郑玄家里出来后,郭嘉忽然开口问道:“子初,你真打算下求贤令,不问出身,只问才学?”

    林朝点头道:“这是当然,不然你我今日前来所谓何事?”

    “若如此,某代天下寒门士子,先行谢过子初了。”

    一向浪荡的郭嘉,此刻神色肃穆,居然还正了正衣冠,对林朝施了一个大礼。

    郭氏虽是名门,但郭嘉只是旁支,早就不受族中重视,形同寒门一般。

    对于寒门士子的境遇,他自然能感同身受,这一礼,倒是真心实意。

    “奉孝客气,你别忘了,某亦是寒门出身。”林朝笑着将郭嘉扶了起来,“不过奉孝若真心感谢某,不妨给某磕几个头吧,这样最能表示诚意。”

    郭嘉:……

    这林子初果然厚颜无耻,不当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