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朕又突破了 > 第二百一十三章 空前盛况【求订求票】

第二百一十三章 空前盛况【求订求票】

太子丹应了:“父王还有何吩咐?”

    “秦王少年意气,却能连扫韩赵两国,其人必有雄才,我儿此去,需谨慎行事。”燕王喜叮嘱道。

    太子丹肃容答应,再次躬身,告退离开了王宫。

    燕王喜老眼微眯,注视着太子丹离去的背影。

    宫门外,等待太子丹的一支队伍里,有一个豹头环眼,满脸短须的壮硕将领,正是秦人降将樊於期。

    此前说过,在这个年代,降将并不丢人。

    樊於期在李牧手里吃了败仗,不敢归秦,转而降燕。太子丹派人探查后,确知了樊於期是真败在李牧手里,并无虚假。

    而燕人一直缺将,多年来始终被赵人压制。

    樊於期在将星璀璨的大秦,仍有名将之称,骁勇善战。

    故而投燕后,太子丹颇为重视。

    樊於期亦是不负其所望,在燕地操练兵马数次,连败燕将,令太子丹大喜,眼下已经提拔他成为身边的近臣。

    “樊将军,此次入秦,你就不要随行了,吾不日便归。”

    考虑到樊於期是秦人降将,去秦出使,多有不便,太子丹说道:“你留下帮我大燕操练兵马。”

    “诺!”樊於期答应。

    “我此次入秦,一应所携之物可曾备好?”太子丹又问身畔的一个内侍。

    “皆已备好,海珠百颗,燕女四十人,燕山北地所产兽角百件,前年发现的海底仙墓中开采的奇物,亦选出十余件……太子放心。”内侍说道。

    次日。

    太子丹出发离开燕地,所携车马过五十乘,往秦都咸阳赶去。

    他们从燕地一路西出,不日便来到燕地西境。

    太子丹有些感慨:“如今入秦倒是近了,再不需绕开赵人,匆匆数年,赵地竟已归秦所有。”

    一众人等旋即进入了原本的赵境。

    出了燕地以后,路上遭遇的盘查陡然严格起来。

    官道上一队队驰骋而过的秦军,警戒森严。

    “赵人好战,长出良将,秦虽得了赵地,但各地必有赵人仍在反抗,故而秦在赵地布下重兵,照此趋势,没个三五年时间,秦人绝难平定安抚赵地之患。

    数年内,秦人当无力继续东侵。”太子丹身畔,一名穿灰色长衫的中年谋臣说道。

    太子丹忧虑道:“那三五年之后当如何?”

    谋臣无言以对。

    此后众人一路前行,很快发现赵境的情况,并不如他们想象中那么混乱。

    赵境虽然秦军层出,戒备森严,但多是防患于未然。

    实际上赵人的反抗力度并不大。

    燕人一路横穿赵境,沿途所遇村镇等地,有不少车马在运行,驮伏着粮食等物。

    太子丹让人上前打听,才知道赵地民众,鲜少反抗秦军的原因是秦占据赵地以后,秦王下诏,不仅减免了赵人未来两年的税赋,且在各地散粮,供赵人果腹。

    老百姓虽然受到年代和地域性限制,仍有不少赵人对秦人持敌视态度,但百姓所求,无非是吃饱穿暖。

    秦人不仅不压榨他们,还反过来供粮。

    故而赵境各地,要比想象中安稳,很少有动荡和暴乱发生。

    依眼前所见,秦安抚赵地,显然用不上三五年那么长的时间。

    “秦人哪来这般多余粮?”

    一名太子丹的随员不无恶意的揣测:“秦人难道会自己勒紧腰腹,将结余的粮食用来安抚赵人?”

    太子丹沉声道:“是因为秦地的量产激增。

    五年前,韩人郑国入秦,献策让秦人修缮水利。

    当时各国皆暗中窃喜,觉得秦人上当。

    但郑国渠完工以后,据说秦人负责收粮的粮吏曾有豪言,说关中一地,便可供养天下。”

    太子丹等人边走边谈论沿途所见。

    不日间,他们一行人便越过原赵人边防,进入了秦境腹地。

    继续前行,便能看见秦境各郡县,多设有果木种植处,各地还在开建兽栏,大肆推广畜牧养殖。

    太子丹看的颇为眼热,命书吏逐一记录:“这些都记下来,归燕后在我燕地也开展尝试,以丰我燕人之物产。”

    一干燕人接近咸阳的半路,还遇到了魏人的使臣队伍,同样要去咸阳出使。

    魏人的队伍中央,有一架极为庞大的车辇,竟由六辆辇车合并组成,也不知驮伏着什么东西。

    随着咸阳的接近,太子丹遂又看见不少平素避世不出的古族世家之人,也都在去咸阳的路上。

    官道上,车马穿梭往来。

    大秦咸阳,仿佛天下人都在争相到访。

    楚地,寿春。

    一个须发皆白,但身体硬朗,壮硕如山的老人,手里拿着一卷竹简,看了又看:“秦人平赵,邀请吾前去咸阳一会是何意?”

    “吾去还是不去?”

    老人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举目眺望咸阳方向:

    “吾在这寿春数年,也无甚作为,楚人凭地小气,就去咸阳看看也好。

    听说那秦王降赵后,竟然放了李牧归赵,这般气度,吾去看看又何妨?”

    十一月初,咸阳渐寒。

    各国之人络绎而至,盛况空前。

    一众圣人应赵淮中之邀,亦从各地赶往咸阳齐聚。

    而此时的咸阳殿内,赵淮中居矮席而坐,正和炼妖图里的胖虎大眼瞪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