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这个吞金兽不好养 > 第一百九十五章 资料(二合一)

第一百九十五章 资料(二合一)

行哈,那你在公司等着我哈小叶子,我一会儿也马上到。”雷布斯一脸笑意,“你到时候可要给我好好的看看啊,我带的可都是核心资料啊。”

    “你带来就行了,我看看。”叶新晨开着车,也是注意着马路上,防止有人突然出现然后撞上去,那就会完犊子了。

    叶新晨到公司的时候,直接的上了顶楼然后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

    过了大约有半个小时左右,雷布斯也是敲门而入。

    “小雷哥,你这带的资料也不多啊。”叶新晨看着雷布斯手里提着的公文包,不是很大的一个,也是笑了笑。

    “资料是不多,是因为都在笔记本里面。”雷布斯也不反驳,淡淡的道,“智能程序服务小叶子你得好好的看看啊,这个可不能开玩笑。”

    说着,雷布斯也是来到了叶新晨的桌子面前,然后打开了自己的手提公文包,然后从里面拿出了一些资料和笔记本。

    谷</span>  叶新晨先看了看那些纸张资料,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图案和字,叶新晨只是扫了一眼,就皱了皱眉头,“小雷哥你这改动的有点复杂啊……”

    “复杂是肯定的,不然你以为造车这玩意很简单?”

    雷布斯的决策风格,和二十年前依然很像,因为他对于小米汽车的掌控权也是掌握绝对控制权,所以这就是为啥小米要用自己的钱造车,不接受外部投资?

    因为从0造车是个周期长、风险大的事。

    雷布斯曾经也说了,小米做好了三五年内只闷头耕耘,没量产车可交付的准备。

    如果拿了投资人的钱,肯定要赶鸭子上架。

    所以雷布斯决定前十年投入一百亿美金,成立全资子公司,掌握绝对控制权,和他一贯的风格相符:沉下心来把产品做好。

    在前两年的那次发布会上,雷布斯也是宣布这是他最后一次大规模创业,并且将亲自带队,把宝全压在aiot上,allin造车。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企业,就是创始人自身能力和格局的延伸。

    特斯拉没了马斯克,大概率成不了。

    而小米造车也因为有了雷布斯,变得有戏。

    至于一些人还在纠结的为什么小米要造车?

    从表面看,新造车确实是个风口。

    你看刚入场的恒大,一辆车没造,只宣布了个造车决心,市值就冲破五千亿,有段时间市值还超过比亚迪长城吉利蔚来,成为华国第一大车企。

    但从长期看,造车并不是核心竞争力。

    信息科技领先,才是护城河,汽车只是载体而已。

    就像二十年前,电脑是当时领先信息科技的最佳载体,十年前这个载体变成了手机,现在又变成汽车。

    马斯克早在2015年就说过:能让特斯拉市值过亿的关键,不是三电技术,而是自动驾驶。

    这也是为啥友商小鹏可以随便用特斯拉的电驱动技术,但一旦涉嫌“顺”了自动驾驶技术,特斯拉反手就把你告上。

    无论是车企,还是像苹果和小米这种科技公司,都在大搞人工智能和物联网。

    在aiot方面,小米有独特优势。但如果没有一个接下来十年最普及、离大众最近的aiot载体——汽车,那就像你空有一身撩妹的技巧,奈何木有妞那么憋屈。

    至于现在在造车这件事上,小米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有的,首先就是钱多,毕竟1080亿现金储备不是盖的,然后aiot也有独特优势,而且还有自己的顶流硬、软件研发团队,最关键的是品牌在那儿,米粉在那儿。

    因为车还没造,有的米粉就已经喊话:只要你敢造,我就敢买。

    不过小米的造车之路,短板也明显。

    外行人可能很难感知,造车的坑有多深。

    要知道,你要把上万个零件,组成一个两吨重的庞然大物,还要实现高速行驶和安全耐用。并且,无论研发还是制造成本都很高,风险极大,竞争还无比激烈。

    回顾友商特斯拉,从2003年起,连续亏损十六年才扭亏为盈,还天天被喷。

    蔚来经历过什么大家也都知道,李斌被称为“2019年最惨的人”,不无道理。

    难怪大佬造电动车,会被大家嘲讽为“不烧油、只烧钱”的壮举。

    现在小米才进场,论造车能力,自然也实在让人担忧。

    你可能会说,小米有钱,车不一定要自己造呀。但造车这件事不是这么玩的。

    在这个壁垒很高的行业,只有技术变革时期——比如燃油车转电动车,司机开车变成自动驾驶,创业窗口才会被打开。

    但这扇窗开的面积不大,打开的时间也不长。

    相较于2003年就成立了的特斯拉,2009年就开始的谷歌waymo计划,2014年诞生的蔚来和小鹏,还有一早就筹备但一直很低调的苹果汽车,小米的起步确实晚了。

    所以虽然在aiot方面有优势,但造车和自动驾驶这两项,留给小米的追赶时间都不多。

    另外,除了个别硬核粉,大多数米粉都只愿意买小米的小件产品,一旦涉及像空调、洗衣机和冰箱这种三大件,就怂了。

    因为总体来说,小米的产品性价比虽高,但耐用性还差点意思。

    汽车这种大且贵、还高频使用的产品,如果不足够耐打,难有市场。

    所以小米的造车之路,不好走。

    曾经在接受一次采访时,雷布斯也曾说过,“创业是个高风险行业。创业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希望社会对失败更宽容。”

    那时雷布斯说的是手机行业,现在造车比造手机的失败概率要大得多。

    不过有的时候,不是因为未知就不去做,比如有句名言就很好——

    有些事情重要到,即使你做失败了,它仍意义非凡,因为你的尝试,已让你的公司乃至世界,都向前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