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微观黑科技 > 第一百零一章 论文该不该发表

第一百零一章 论文该不该发表

格局来看,他们其实不担心发现新微生物,影响记忆力的研究成果曝光。

    可能像是孟院士这样的专家已经确认,u型微生物不是那么好研究出来的。

    陈涵还是忍不住问:“孟老,那这样的论文发表,难道不怕国外的人学会,复制我们的科研成果吗?”

    “这确实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所以你那篇论文还需要修改一些东西,比如不要公布微生物的外形,只详细写u元素对大脑记忆细胞的积极作用。”

    “甚至可以写更细节的论文,比如老年痴呆症的病理研究和治疗方法,也算是给以后的药物做广告。”

    “就像是你掌握了树干树根,但你写论文别写树干树根,而是要写枝叶,明白了吗?国外的论文很多也并没有把最核心的技术拿出来,论文是可以隐藏一些数据的。”孟德力指点说。

    接下来孟院士好好给陈涵上了一课。

    为什么国外顶级期刊很多论文发表,但根本不怕技术泄密呢?

    这是因为期刊上的论文大部分都是理论。

    原子弹的制造原理,是不需要保密的,相关原理,早已经写进了教科书,真正需要保密的,实际上是一些技术细节。

    比如说,怎样获得高纯的u235。

    像芯片制造也是,相关原理流程大家都清楚,但真正要做出高性能的芯片,必须要有配套的技术和设备。

    还有一种情况,科学论文中,除了提出新的观点和知识,也有展示新技术新方法的。

    比如说,发现了一种新的聚合方法:活性聚合。

    这种新的聚合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控制高分子的形态结构。

    按理说算是一件非常重大的技术突破,一旦实现工业化,可以创造出非常巨大的经济价值。

    问题也正好出在这,那就是要“工业化”。

    这些发现都是实验室规模的,距离实用还有非常远。

    陈涵的第一篇论文,即便完全泄露,最关键的地方也在“工业化”上。

    目前获得的微生物,全是实验室提取。

    就算按照笨办法,用翔提取。

    那也是成本高达350万每克。

    上面给陈涵开出的500万每克,其实就是实验室价格。

    真正工业化生产后,那价格肯定就没这么高了。

    但那时候的产量,和实验室的产量,又完全不同。

    明白这些道理后,陈涵其实已经知道,论文里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了。

    而且也可以让其他人知道,燕窝是微生物的食物。

    甚至刻意隐瞒微生物,其实是从翔里提取。

    有些科学道理,要是不点破,想一辈子都想不出来。

    国外的专家,也许看了论文,能够猜到是从翔里提取,结果耗费精力就是找不到。

    因为他们没想通,还要把燕窝酸吃进肚子才能在翔里找到。

    就算真想通了,找到了,国内的技术,依旧走在最前列。

    孟院士还建议,发表论文后,国内要召集顶级专家,进行学术会议。

    把国外的人才邀请回国,相当于栽颗梧桐树,吸引凤凰来。

    到时候国家肯定会提供各种有利条件,投资资金,让他们在国内搞科研。

    随着这种活动越来越多,国内的生物学也会得到非常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