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宣德大帝 > 第五百章 倭国

第五百章 倭国

也不让他们多赔,一个脑袋十万两银币,你就告诉他们少一个字都不行。”

    王瑾点头称是,随后皇帝又告诉他等到发现了新的陆地,哪里若是有什么新奇的植物种子一定要带回大明,其他的东西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各种种子。

    王瑾出了皇宫便来到兵部库房领取存放在兵部库房的倭寇人头,等到看到库房里足有上千颗的人头,心中震惊之余,便知道这笔银子倭国打死都赔不起,皇帝这就是找个开战的借口。

    这倭国前些年确实有些过分,竟然敢将大明派到倭国的使臣杀害,这样的奇耻大辱,赶上了大明朝这段时间正是太祖兴起胡惟庸案、蓝玉案的高潮,再加上群臣的反对便没有对其征讨。

    等到建文称帝,紧接着又是靖难大战打了四年,好容易等到建立永乐朝,能够腾出些手了,鞑靼、瓦剌又趁着大明无暇北顾相继发展起来。

    于是乎永乐朝的重心基本上就被北征蒙古与迁都将精力全部牵扯住,根本无暇东顾。倭国不同于南洋的那些小国,那是一个妥妥的人口大国,而且民风彪悍,并不是一个容易征服的对象。

    征伐倭国之事也就一拖再拖,直到朱瞻基登基之后,倭国竟然派使臣进行通商请求,被朱瞻基一口拒绝,并且表示,你们想要大明的货物那就等着大明的商船到你们国家售卖,倭国商船一律不得踏入大明境内,一旦发现当倭寇处置。

    没有时间处置,不代表大明朝不记得这个奇耻大辱,有句话说得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现在就到了给倭国一个难忘的教训的时候了。

    王瑾带着这些倭寇的人头立刻返回东洋舰队基地旅顺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东洋舰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大小战船三百二十艘,舰队编制超过十万人的庞大力量。

    这么庞大的力量如今其实是无所事事,除了为商队护航之外,并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如今听到皇帝要他们与倭国开战,一个个顿时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投身战场,要知道只有打仗他们这些军官才能快速晋升,谁不想当将军啊!

    按照皇帝的要求,王瑾首先派出了一支拥有一艘两千料大舰、五艘一千料中舰、十艘五百料小舰的分舰队,将一千多颗倭寇的人头送到了长崎,非常礼貌的与长崎守进行了交接,并且提出了大明的要求——一颗人头倭国需要赔偿大明十万两大明银币。

    长崎守根本不敢接这种烫手的山芋,好话说尽让大明舰队在长崎住些日子,等待足利幕府的最后决定。

    大明舰队指挥官非常好说话,让等就等,根本不着急,只要求长崎守给一个具体的期限,不能让他无休止的等待,同时要求大明舰队在长崎的这段时间,所需费用全部由长崎承担。

    长崎守看到大明战舰那巍峨的身躯,只能咬牙点头。不过以倭人的性子,嘴上答应是一回事,背地里想干什么又是一回事。

    舰队指挥官临行之前被王瑾认真嘱咐,不要被倭人给阴了,指挥官时刻都警惕着这样的事情发生,白天轮流上岸吃饭休息,晚上全部撤回船上,并且在远离码头的地方抛锚驻泊,不给倭人偷袭的机会。

    反正吃饭不用自己花钱,在长崎的这段等待的时间里,舰队官兵几乎吃遍了长崎的饭馆、逛遍了风俗馆。吃完扭头就走,老板阻拦便是一个大嘴巴抽上去,老子吃饭不要钱那可是你们城守亲口承认的。

    见过吃霸王餐的,还没见过嫖霸王娼的,一支小分舰队一共只有两千多人,可就是这两千多人将长崎折腾了一个乌烟瘴气。

    有人说大明军队没有素质,没有将大明朝的温良恭俭让表现出来,大明军人所代表的是大明的形象。可是他们却忘记了倭人使团来到大明,其气焰更加嚣张,他们甚至敢当街杀人。

    恶人更有恶人磨,对付恶人就应该用更恶的办法,让这些把犯罪当成理所当然的倭人得到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

    长崎守这些天被前来告状的百姓搞的非常头大,想要让明军收敛一些,可是明军舰队指挥官只说了一句,给了我们答复,不管什么结果我们马上就走。

    一千多颗人头,全部算下来那就要赔偿一万万两银币,这样巨大的数目,谁敢答应,就等着被天诛国贼吧。

    可是不答应这三个字说出来容易,问题后果是什么不可预料,长崎守也曾经想过,趁着夜晚明军没有防备的时候,偷袭明军,将明军全部杀死,不但把明军的大船夺过来,明军再来兴师问罪,只要没有证据又能拿他们怎么样。

    到时候倭国也有了大舰,完全可以跟明国开战,以明国的战力肯定不是大和武士的对手。说不定还会有神风助阵,大和民族的大陆梦可能就会提前实现。

    然而明军根本就没有给他偷袭的机会,处处都在防范着倭人的偷袭,这让长崎守只能将明军的条件送到京都幕府将军足利义教的室町幕府,足利义教看到大明的条件之后,第一感觉就是大明朝是不是脑袋让驴踢了。

    若不是如此,为何会提出如此不靠谱的条件,一千多倭寇的人头若是按照大明的要求,那就要赔偿大明一万万多两大明银币。

    足利义教不是没有见识的愚夫愚妇,自然是知道大明银币的购买力和价值,那和倭国的一两银子没有任何的区别,甚至价值还要略高一些。百姓拿到大明的银币都不舍得用出去,会当做宝贝钻个孔用细绳穿起来挂在自家孩子的脖子上。

    一万万两银币,就是把倭国卖了也凑不够,这大明根本就不是想谈判,完全是想来找茬,若是倭国软弱,明国肯定会变本加厉的向倭国索取。

    足利义教想都没有细想便拒绝了这个要求,并且放话给大明,想让倭国赔钱,除非明国能够将倭国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