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宣德大帝 > 第四百五十一章 授官(下)

第四百五十一章 授官(下)

知肚明,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顾佐心中那点取消风闻言事的芥蒂也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大理寺是新政改制受益最大衙门之一,三品衙门一跃成了二品衙门,跟各部尚书成了平级。这让胡概平白无故就一下子升到了二品官的位置,成了真正的大佬位置。

    胡概现在觉得受宠若惊,被突然而来的幸福包围,可是朱瞻基却知道,司法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没有一个强力而健全的司法制度,永远都是人治,无法达到法治的境界。

    未来的大理寺将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宗族的瓦解就是从法律在私人手中收回慢慢开始的,只有让老百姓有事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大理寺处理,而不是找族长处理。

    “兵部掌全国兵马调动,权柄极重,必须要由一位认真负责之人掌控。原兵部侍郎柴车升任兵部尚书,负责兵部改制,朕要在年内看到兵部的改制方案!”

    “是!臣保证在年内拿出一份政改方案!”

    “好!改制后的兵部是一个监督部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类似武选司这样的部门负责的是军队各部报上来的升迁贬谪名单,而不是做大老爷处处刁难!”

    “臣明白!”

    交待完这些十二个部门的主官安排之后,朱瞻基回头看了一眼站在那里看文件的王直问道:“王爱卿,看完了没有?”

    “臣看完了!”

    “有什么想法?”

    “臣虽然不懂宣传,但是站在朝廷的立场,所谓宣传就是要让老百姓清楚明白的朝廷所执行的每一个政策是为了什么。

    让老百姓清楚明白朝廷的用意,而不是让底层的胥吏肆意歪曲朝廷的大政方针,这天下有多少事都是坏在了胥吏的手中。”

    “王爱卿一针见血,这就是宣传工作的作用,我们的政府是个小政府,皇权不下县可不是说说而已。

    我们不能一直放弃对乡村的管辖,让士绅大户侵夺朝廷的利益,文宣部就是要与士绅大户争夺百姓的民心。”

    说完这些话后,朱瞻基看着王直大声问道:“你王行俭当的是朕的官还是士绅的官?”

    王直的心揪了一下,莫名的赶到一阵心慌,什么叫‘当的是朕的官还是士绅的官’,这话的意味再明显不过了,谁也不敢承认自己是既得利益者的代言人。

    王直腿一软再次跪倒在地说道:“臣当的是大明的官,当然是陛下之臣!”

    “好!记住你的话,朕升任你为文宣部左侍郎,署理文宣部的工作,你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通政司合并到文宣部,以后通政司取缔,只留下一个传达奏疏的机构。”

    “啊!”

    没想到竟然是给自己升官了,王直的心情就跟后世坐过山车一般,幸福来得这么突然。

    “怎么你不愿意吗?”

    “不!不!不!臣愿意,臣誓死效忠陛下!”王直已经五十多岁,在这个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多岁的时代,他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老人,怎么可能不抓住这一次的机会。

    朱瞻基点点头捋了捋已经蓄了很长的胡须说道:“你起来吧!找个位置坐下!”

    “是!陛下!”

    王直在会议桌末尾的地方拉了一把椅子坐下,心里还是心潮澎湃,三品高官可是一些官员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多少官员熬了一辈子都只是在五六品的级别上致仕回家。自己这可是从正五品的职位上一步登天了,陛下如此大恩怎能不誓死效忠。

    朱瞻基等到王直坐下之后,继续说道:“商业部是一个新部门,这个部门是一个专门管理工商业行为的部门,任何人想要做生意都必须在商业部下属的工商管理衙门进行登记,没有取得营业执照的商铺都是非法经营。

    工商部的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商业税收的征收,税务部门征收商税的依据就是工商管理衙门提供的资料。

    比如一个商铺的规模大小、经营的货物种类、月营业额是多少等等的资料都是征税的依据。同时也是对工商企业的一种约束,比如对外贸易,什么可以卖,什么不可以卖都需要有明确的管理与要求。

    商业部尚书的人选首先要对商业有充分的了解,懂得商业运行的基本规则,我们的管理是为了规范经营,合理竞争。而不是恶意打压商人的经商积极性。

    懂商业经营的官员可不好找,朕拟任原‘保洁日化’的郭宜林升任工商部右侍郎,署理工商部工作!”

    “陛下!那郭宜林可是白身,而且还是商人,怎么能一步登天一下子就做到侍郎的高位上?”金幼孜立刻反对道。

    “谁说郭宜林是白身,他是朕的属官,有着正五品奉议大夫的勋位。”

    群臣暗骂皇帝无耻,你那私相授受的官职又没有经过内阁的副署怎么能够算数。可是眼下皇帝强势,群臣被压制的死死的,没人敢说皇帝的中旨不算数。

    再说这商业部整天与满身铜臭的商贾打交道,文官们也确实不喜,大家也就低头默认了这一事实。至于说是右侍郎署理尚书事,那不过是给下一步升官留下一点儿余地而已。

    金幼孜见只有自己一人反对,事不可为也就闭上了嘴巴,心中哀叹:现在明哲保身,等到皇帝一步步的架空你们的时候,你们后悔都来不及了。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定了。对外交往部由原来的对外交往司升级后合并鸿胪寺的部分职能,扩编而成,由原对外交往司大使李擎升任左侍郎署理部务,原鸿胪寺卿升任右侍郎协助李擎管理部务。

    随着大明舰队航行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接触到的国家也会越来越多,与这些国家的交往,如何才能在不发生战争的情况下保证我大明的利益就是对外交往司的职责所在!”

    “臣谢陛下厚恩!保证认真培养合格的外交人员,不让我大明受辱!”李擎站起来认真表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