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宣德大帝 > 第四百五十章 授官(上)

第四百五十章 授官(上)

起来矜持地说道:“陛下!奴婢对营建一道倒是略知一二!”

    “你也不用太谦虚!”说着朱瞻基看向众臣说道:“既然大家认为阮安不合适,那么诸位可推荐几位懂营建的大匠与阮安比试一番,若是有人在营建一道上超过阮安,朕可以破格提拔他为建设部尚书。”

    面对皇帝的将军,文臣们皱起了眉头,他们从来对匠人都是采取极度鄙夷的姿态,不管做出什么样的成绩在他们眼中都不过是奇技淫巧。

    这要是给他们时间,可能还能找到一个两个有学问又有匠人技艺的大匠,可是在急切之间要让他们上哪里去找这大匠去。

    “怎么不说话了,朕刚刚才说过,不要党争,不要因为反对而反对,怎么这么一会儿工夫就忘了吗?

    在你们眼里人分三六九等,除了你们读书人之外,其他人就只配做奴隶,但是在朕的眼中所有人都是大明的臣民,都在为大明做着贡献。

    阮安是宦官,可是他更是一位大匠、一位有理想抱负的能吏,而且论起清廉来他能让你们坐在这里的大多数人羞愧难当。”

    说起别的来文臣还可以以阮安是內侍而反对,可是说起清廉来,这位内臣足以让那些读圣贤书的正人君子们恨不得有个地缝都能钻进去。

    阮安是出了名的清廉,可以说清廉的程度可以与嘉靖年间的海瑞一比。这在贯以贪婪闻名的宦官群体来说都是那是凤毛麟角。

    皇帝的话说的很重,也毫不留情面,可以说是将文官的脸面放在地面上摩擦了好几遍,可是众臣却不敢反驳,谁的屁股底下都不干净,就算是杨士奇,他的儿子杨谡在老家的胡作非为也是出了名的。

    大明官员就是这副德性,平常时分都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可是一提到贪腐的事情就一个个的成了锯了嘴的葫芦。

    看着众臣脸上的表情,朱瞻基冷笑道:“怎么一说清廉,诸位怎么就不说话了,”

    “陛下!大明官员是有些手脚不干净的,可是陛下大明的俸禄也是历朝历代最低的。当然陛下觉得大明的俸禄还包括士绅优免的福利,可是官员都是异地为官,家乡能够衣食无忧对于在异地为官的官员来说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且当了官还要伸手与家里要钱,也张不开口呀!别的不说,就说京城的御史与翰林院编修等六七品的清水衙门小官,日子过得非常的清苦。

    也就陛下登基之后施行了俸禄不折色的规定,只给官员发放禄米与银钱小官们的日子才好了一点儿,可是这两年朝廷连俸禄都不够发了,这些小官们甚至要考借贷度日。

    臣那不是替他们脱罪,只是觉得他们有时候捞一点儿好处也是想让自己的日子过的体面一些。是臣无能请陛下降罪!”杨士奇只能硬着头皮出来替这些官员辩解,话语虽然有些苍白,但是朝廷这些年俸禄低下也是个事实。

    “朕没有要翻旧账的意思,朕也曾经说过洪熙元年之前的贪腐,朕一笔勾销了,但是洪熙之后的贪污被查处后一个也不会放过。”

    “臣等明白!”

    “明白就好!阮安的尚书之选可还有异议,或者诸位能够找到一位与阮安齐平的大匠也行!”

    “陛下!臣等无异议!”

    “既然无异议那就继续宣布其他部门主官的任命,工业部尚书由原天津工业区大使胡元澄担任!”

    这又是一个越级提拔者,而且也是皇帝夹带中人,不过大家想想这样整天与工匠打交道的部门,想一想也就算了吧就让给这个安南蛮夷吧。

    胡元澄没有想到自己也能当上一部尚书。虽然听起来就是管工匠的,但是尚书就是尚书,和其他部门的尚书站在一起也是平起平坐。

    作为一个降臣,还是异国王子,能够有今天的成就,胡元澄感受到了大明博大的胸怀。一时激动之下,站起身来大礼参拜道:“臣谢陛下信任,此生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

    这已经是重誓了,在这个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对誓言无比看重的时代,胡元澄的誓言让人动容。

    “胡爱卿!你本来就是大明人,交趾布政使司是我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在交趾布政使司的每一个百姓都是我大明的百姓,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事实。”

    胡元澄愣了一下,随后便明白过来,皇帝这是把他们安南人也当成了华夏人的一部分。不由再次行礼道:“是臣失言了,交趾布政使司是大明的国土,在交趾布政使司生长的人当然是大明人!”

    “接下来确定教育部尚书人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个部门的尚书人选必选要德高望重,同时又是精力充沛,胡老大人您就委屈一下先担任一届教育部尚书吧!”

    “陛下言重了,臣是陛下之臣,既然陛下委任臣执掌教育部,那臣就给陛下管着这教育部,不过想要推广这全民教育,每年的钱粮可少花不了,到时候陛下可别烦臣天天找您要钱。”

    “要钱的事胡爱卿可找不着朕,你得去找杨师傅他们!大明的大管家可是内阁!”

    “臣会经常去叨扰的!”

    这话让杨士奇升起了不妙的感觉,脑海里甚至出现了胡潆堵着内阁的门要钱的情景。忽然想起皇帝陛下刚刚那会儿说的预算那事儿,便用这预算怼了回去:“胡大人,每个部门每年的预算都是有数的,胡大人想要钱就在预算会议上争取吧!”

    “老夫会争得!”

    朱瞻基笑道:“这预算会议可不是胡搅蛮缠,想要钱那就要有理有据,让内阁没有拒绝的理由。”

    已经成为一部长官的几个人顿时感动一阵压力,这要是在预算会议上争到的钱少了,有何面目回到部里去见自己的下属。

    “陛下!这预算总得有个数吧!不然到时候这个部门要点儿,那个部门要点儿,最后朝廷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钱了。”

    朱瞻基哈哈笑道:“这预算首先要有一个总预算,也就是预估下一年的收入,然后根据预估的总收入按照比例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