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宣德大帝 > 第四百三十六章 杨荣倒台

第四百三十六章 杨荣倒台

够这些官吏发薪俸呢,皇帝这么做折腾什么呢?”

    “为父也不知道为什么啊?不过你说奇怪不奇怪,皇帝新增了这么多花钱的部门,可是山东的税收反倒是翻了一倍!”

    “就算是他们增加了这么多部门,将本该是士绅的收入占为己有,多收了一点税收。可是这些部门都把活都干了,知县老爷干什么呢?”

    “所以为父才说皇帝已经把山东的官场架空了,做为一地父母官,还能干什么?收税由税务局负责,管理商人由工商局负责,花钱由财政局负责,还有那所谓的巡警局、卫生局等也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

    父子两人正在说着话,门外响起了杂乱脚步声,父子两人对视一眼,知道最后的时刻已经到来。昨天刚刚来过一次的全旭,再次推门走了进来。

    “杨阁老!我们又见面了!”

    “是啊!全指挥使又见面了,想必这次全指挥使是带了圣旨吧!”

    “杨阁老既然已经猜到,那就跟本座走吧!”

    “陛下给你的圣旨是什么?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老夫?”

    “陛下给本座的旨意是将你们全家抓捕,至于如何处置陛下没说!不过杨阁老本座劝你一句,不要想着顽抗,你的事情我们清楚的很。”

    “你们既然什么都清楚,还用问老夫干什么?”

    全旭冷哼一声,不再跟杨荣废话,大喝一声道:“带走!”

    很快杨府所有的人都被集中在前院的空地上,杨恭一眼就看到了在女眷堆里的妻子,却没发现妻子的贴身丫鬟和儿子。

    赶紧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妻子面前,一把握住妻子的手问道:“泰儿呢?”

    妻子压低声音道:“妾身将泰儿拜托给小红,让她带走了!”

    杨恭一下子就明白了妻子的心意,握着妻子的手激动的语无伦次:“我杨恭有贤妻如此,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对于杨荣的抓捕进行的非常顺利,全程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文官的能量在于话语权,失去话语权的文官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这边抓捕京城的杨家人,那边锦衣卫的一队缇骑已经飞奔出城门,直奔福建而去。半个月后,福建的杨家三族已经被全部擒拿。

    杨荣的被抓不同于以往永乐年间的皇帝将大臣关进诏狱进行惩罚,那种抓捕不涉及妻儿,不涉及待遇,官员的家属依然在外面享受着大明的福利。

    这一次的抓捕却是标志着江南士绅的一次溃败,本就被皇帝打压的江南士绅商业集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失去了朝中的话事人,在朝堂上可就没有人替他们说话。江南的士绅大商人都是战战兢兢,生怕皇帝下一步就直接拿他们开刀。

    然而皇帝并没有在这件事上进行纠缠,对于杨荣的审讯也是快刀斩乱麻,除了一些与杨荣牵扯颇深的官员,在这一次的官场地震中倒下,其他人都是原封未动。

    内阁少了一个成员之后,朱瞻基下旨让内阁廷推阁臣。内阁之中如今的成员包括杨士奇、杨溥、陈山、金幼孜和杨荣,如今杨荣被抓,就要对内阁成员进行补充。

    内阁诸臣公推张瑛入阁,张瑛这人朱瞻基印象很深,修撰太宗实录总裁,黄淮被罢之后,廷推阁臣,内阁给出两个人选,一个是张瑛,另一个是自己的老师陈山。

    朱瞻基出于制衡内阁的目的,勾选了陈山为内阁辅臣,没想到时隔几年的时间,再次廷推阁臣,还是选择了张瑛。

    对于现在的内阁朱瞻基并不报以希望,完全就是将现在的内阁当成了一个过渡。皇帝可以轻松写意,内阁重臣可不敢轻松写意,杨荣的倒下给了他们极大的震撼。

    杨士奇第一时间就给皇帝上了请罪的奏疏,请求皇帝处罚自己,是自己在内阁没能做到燮理阴阳,才出了如此让朝廷蒙羞之事。

    出了这么大的事,朱瞻基连京城都没回,依然坐镇济南时刻关注着山东新政的进展。对于杨士奇的请罪,朱瞻基好言安慰,表示杨荣的事情是他的个人行为,与内阁其他人无关。

    皇帝虽然表示宽宏大量,内阁诸臣却不敢不当回事,紧接着在内阁与六部的例会上,就明确的表示了支持皇帝的新政推行,任何人阻挠新政都是与内阁作对。

    内阁的这样一个表态震惊了所有的文官,他们没想到内阁会做出如此激烈的表态。内阁的表态很快便登上了邸报,传递到了大明控制的所有地方。

    山东还在顽抗的士绅,看到内阁的表态,顿时如丧考妣,没有朝廷的暗中支持,他们哪里敢与皇帝作对,山东的新政进展顿时加快起来。

    在宣德八年底,整个山东的新政已经完全落实,具体的推行效果等到明年的夏收之际就能显现出来。

    朱瞻基没想到打倒杨荣会有如此大的效果,这让朱瞻基看到了这些文官士绅的软弱的一面。他们的能量不过是依附皇权产生,只要皇权彻底将他们抛弃,他们只能被迫选择服从。

    在山东新政告一段落之后,朱瞻基在宣德八年底返回了京城,回到京城的第一时间,朱瞻基在乾清宫召见了杨荣。

    在锦衣卫诏狱关了几个月的杨荣没想到皇帝还能召见他,顿时升起了求生的欲望,穿着囚衣戴着镣铐的杨荣一进入乾清宫便匍匐在地,使劲儿叩头道:“陛下!臣让利益蒙住了双眼,做出了如此恶毒之事,无颜面对陛下,还请陛下重处!”

    “朕是要重处于你,不然如何向京城几十万百姓交待!”

    “臣明白,臣自知死罪难逃,临死之前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陛下给杨家留下一条血脉,臣感激不尽!”

    “杨荣!你要感谢你儿子娶了一个好媳妇,在你家被抓之前就已经将你的长孙送到了民间,那个丫鬟抱着孩子出府的第一时间就被锦衣卫发现。锦衣卫曾经向朕请旨,是否将这个孩子抓捕归案,你知道朕是如何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