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宣德大帝 > 第四百三十二章 依法审判

第四百三十二章 依法审判

有着很清醒的认识。

    就算是审理白莲教的头目,也要做到公开公正,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们到底犯了什么罪,又会被判处什么样的罪行。

    三人赶到济南先到行宫请见皇帝,朱瞻基在书房接见了三人。三人在金英的引领下进了书房,就见皇帝正在处理奏疏。

    赶紧下拜道:“臣等叩见陛下!”

    “都免礼吧!”

    “谢陛下!”

    “都坐下吧,今天要说的话可能有点儿长,一时半会儿说不完!”

    “谢陛下体恤!”

    三人分别坐下后,皇帝抬头问道:“胡爱卿!你是大理寺卿,是我大明的法律大家,你觉得这百姓造反该怎么定罪为好?”

    “陛下!为了震慑不臣,臣以为该从严处置,所有反贼头目都应该杀无赦!”

    “金爱卿!你认为呢?”

    “臣大体上是赞同胡大人的建议,不过臣来之前就听说,白莲俘虏有几万人,一下子杀这么多人,有伤陛下仁义之心!”

    “顾爱卿呢!”

    “臣是御史负责监察风宪,只监督两位大人在审案过程中有无贪赃枉法的行为,不该发表看法,影响二位大人的判断!”

    朱瞻基心中冷笑,这位号称直臣的左都御史不过是个投机分子罢了,一点儿担当都没有。都察院与六科的改革等到全国的新政推行下去之后,也要同时进行改革。

    “诸位爱卿,朝廷设立三法司的初衷是什么?”

    这个话可不好回答,若是一个后世之人,肯定会回答法律存在的价值就是体现公平,尽管现实中做不到,却不妨碍人们去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政治正确的话。

    可是皇权时代,本来就是一个等级社会,你要说人人平等那就是大逆不道。别看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要看犯的什么罪,就算是皇子造反也没有哪个大臣敢判皇子死罪。

    可是对于庶民犯罪,官员们的执法往往都是从严处置,对付庶民就是要用高压的方式让庶民不敢越雷池半步。

    一方面是对权贵的放纵,一方面是对平民百姓的高压,直接的后果就是权贵可以肆无忌惮的欺辱平民百姓。

    因为犯罪的成本太低,即使欺辱平民也不会受到太重的惩罚,犯罪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所承担的后果,这绝对会助长权贵的犯罪行为。

    “陛下!三法司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掌管天下刑狱,审核冤假错案,监督贪赃枉法。让天下绅民明白什么叫做言行有度!”金纯回道。

    “朕问你们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士绅家的儿子打死了他家佃户的儿子与佃户家的儿子打死士绅家的儿子分别应该怎么判?”

    “陛下这个例子不恰当,士绅乃是朝廷基石,岂可与庶民相提并论?”顾佐立刻出言反驳。

    “如此说来,士绅家的儿子打死自家佃户的儿子有可能无罪,是也不是?”

    “这······”

    虽然顾佐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却不敢这么说。一群贱民而已,死上一两个有什么事,若是因为判案得罪了士绅,那地方官还能坐稳官位吗?

    金纯却若有所思,皇帝登基的这些年虽然不管朝政,可是却牢牢地控制着大明军权与财权,同时对司法权也盯得很紧,每年秋决报上去的死刑奏疏,皇帝勾决的速度都是非常的慢。

    只要奏疏上有任何一个疑点,皇帝都会将奏疏打回去重新审核。可见皇帝在刑狱上的慎重,今天皇帝的这个问题其实是想考验他们这些官员的屁股到底是坐在了哪一边。

    “朝廷定法当一视同仁,陛下也当以身作则,若是陛下带头违反制定的法律,上行下效什么样的法律都是形同虚设!”金纯的话掷地有声。

    这话让顾佐与胡概吓了一跳,你金纯找死可别拉着我们啊!

    “金纯!你好大的胆子!”

    “臣胆子不大,只是喜欢说实话。”

    “说的好!朕最喜欢听的就是实话,可是朕很难听到实话啊!因为实话多半是不好听的,你们为尊者讳,或者说是为了粉饰太平,朕能知道的大都是你们想让朕知道的。”

    “陛下!想听实话很容易,只要大开言路,言者无罪,朝臣自会实话实说!”顾佐插话道。

    “言者无罪?凭什么?你污蔑别人造反,朕一怒之下把人杀了,结果经过调查发现你说的是假话,你告诉朕你无罪吗?

    朕最反感的就是言官风闻言事,暂时朕没有接管朝政,暂时还不想管这些事,等到朕接手了朝政,这风闻言事第一个就给他取消了!”

    “若是如此,谁还敢直言,陛下堵塞言路,更听不到真话!”

    “朕要听的是真话,与不让风闻言事有何关系,你若能保证你说的句句属实,谁又能治你的罪!你们要求风闻言事,不过是用来攻击政敌,与朕对抗的手段而已,别以为朕不知道!”

    顾佐冷汗直流,皇帝真是什么都敢说,这是要跟文官撕破脸吗?没有风闻言事,御史小小的七品小官,还有什么威慑力。

    “陛下要求御史据实而奏,可是普通御史不过是七品小官,哪有什么追查证据的权力,无非是耳濡目染把看到听到的事情向陛下禀报而已。陛下就没给御史调查证据的权力,又如何能要求御史据实而奏!”顾佐听到皇帝要取消御史风闻奏事的权力,不禁急了眼。

    “顾佐!你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既然是给御史监督之权,那就要给御史调查取证的权力。若是你顾佐能够做到以身作则,朕就给你这个权力。

    可是你要知道,监督者最重要的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不能对任何一方带着感情色彩,只有站在绝对的中立位置,你们才能做出最公正的判断。”

    顾佐没想到自己孤注一掷的一番话,不但没有让皇帝动怒,反而得到了皇帝的赞赏。看来皇帝说自己喜欢听真话还真不是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