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四百八十二章 名将之悲

第四百八十二章 名将之悲

名字越来越多,其中就有李晔熟悉的人。

    然而生在这样一个时代,拼命是每一个人的宿命。

    农人拼命耕种,将士拼命杀敌,文人拼命读书。

    连李晔这个皇帝,一路都是如履薄冰走过来的,现在终于快到对岸了。

    “自安史以来,中土鼎沸,藩镇割据,杀伐四起,华夏沉沦,前有黄巢凌迟唐祚,中有秦宗权荼毒天下,后有朱温窃据神器,生灵涂炭,国家衰弱,四方夷狄裂中土之血肉而食,朕起兵危城之间,三十年辗转,筚路蓝缕,幸苍天不弃人心未厌,大唐有中兴之势,今朱逆犹窃据中原,朕养甲兵三年,当扫平天下,重振大唐昔日之盛……”

    一封檄文在李巨川抑扬顿挫的腔调中念出。

    所有人都屏息凝声,生怕漏听了一个字。

    直到李巨川念完,才半跪于地。

    “诸位,大唐扫平天下之时至矣!”

    如今的大唐已经不需要隐忍和苟且了,放眼天下,还有何人可敌?

    汴梁不过是在苟延残喘。

    李存勖有与大唐一争长短的雄心壮志,可惜这个时代已经不属于他。

    历史上的他,在失去张承业、周德威的辅佐之后,并没有比朱友贞强上多少。

    河东更像是一个放大的军事集团,武力固然强盛,然而并没有走出大唐的痼疾,也没有解决这片土地上根本矛盾。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刀子能解决表面问题,但深层次的问题需要统治者的智慧。

    很可惜,李存勖曾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却并没意识到时代的命运向他呼啸而来。

    也许他是一个战无不胜的战神,但却并不具备卓越的政治智慧。

    在李晔的调整后,唐军分为四路,李筠、高行周进攻许、郑,朱瑾郝摧进攻颍、陈,李神福进攻徐泗,然后席卷山东。

    李晔自引大军至唐州,以为后援,以备晋军的变动。

    前后动用十八万正兵,各地辅军近三十万。

    这便是大唐国力爆发之后的力量。

    泰山压顶,无可撼动。

    当年朱温二十万大军横扫河中窥视关中的恐惧,李晔还给他的子孙。

    出兵当日,长安百姓全都出城送行三十里,很多人都流着热泪。

    李晔骑在马上,心中亦是感触良多。

    如果不是关中百姓的支持,他也走不到今天。

    春耕之后,沿路一片生机勃勃,关中二十里一村,三十里一镇,平静而祥和,并没有因为行军而慌乱。

    路过城池,也只在城外安营搭寨,秋毫无妨。

    对这场战争的结果,李晔并没有多少疑虑,就算没有李存勖在河北牵制,汴梁也扛不住唐军的打击。

    魏博对李存勖是熟透了的果子,同样,梁国对大唐也是熟透了的果子。

    李晔七万大军、十万辅军浩浩荡荡东出,瞬间就震动了天下。

    行至唐州,逆梁各地的投降密信像雪片一样飘来。

    李晔没有丝毫兴趣,很多人只是为了保住继续吃香喝辣的权力。

    他们投降也好,顽抗也好,都无法改变此战的最终结局。

    就像无论王彦章多么忠勇,都无法改变汴梁覆灭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