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建王氏

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建王氏

事上从未妥协,当初唐军收复江西,信州作乱,王审知还出兵声援过乱军。

    可见王审知此人对大唐的警惕并未降低,割据之心不减。

    不过这也正常,闽地是他们兄弟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拱手让人,基本不可能。

    维持现在的关系也还能接受。

    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性价比,收复岭南,是收取湖广粮仓,开通海上商道。

    现在死磕闽地没有意义。

    而且唐军攻下湖南之后,钱镠、王审知抱团取暖,双方联盟异常紧密。

    历史上钱镠扛住了最强盛的杨行密时代,成为五代最长寿的藩镇。

    如果与其动手,就是倾国之战。

    要动员的兵力和钱粮就不是五六万大军的用度了。

    将领们倒是一力主战,文臣们强烈建议息兵罢役。

    韦昭度言辞最为恳切:……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转输,争锋天下,非一朝一夕之事,今得蜀得湘得岭南,连年大战,国人疲惫,府库无存,巨寇在东而未除,盗贼在内而未靖,愿陛下稍抑雄心,养将士子民之心力,以待天时。

    李晔其实也没想打。

    原因很简单,打闽浙不是一场小仗。

    一连串的胜利让将领们意犹未尽。

    眼下汴梁随时有自爆的可能,精力还是要集中在中原,做好准备。

    汴州传来的消息,朱友贞的伪朝廷乌烟瘴气,赵岩、张汉鼎、张汉杰等人把持朝政卖官鬻爵还不算,把手伸进了军中,加强自身实力,一如当年唐廷的宰相们引藩镇为外援一样。

    朱友贞仁厚软弱,不能禁止,只能流连于宫闱之间。

    与之相比,李存勖在北地励精图治,连平时喜欢听的戏曲都戒了,一心扑在军政之上。

    对魏博虎视眈眈。

    李克用、朱温都是唐末一时之雄,生得儿子却截然相反。

    想到这里,李晔不禁想起自己的几个儿子。

    二手儿子李祤、李祎,一个送到西域,一个送到云南,其他子嗣也进了武营或者辅军充任辅军曹吏。

    人只有经历实事才能得到历练。

    李唐宗室经过一系列的磨难之后,优胜劣汰,剩下的几个还行,如覃王李嗣周镇守潼关,延王李戒丕戍守奉天,有一定的兵权,当初经历了苦难,知道大唐有今日来之不易,也学李晔把子嗣送进武营,并按照李晔的要求,去处所有特权,与普通孩子一般对待。

    能不能成材姑且不论,至少从武营出来,不会成为手无缚鸡之力的蛀虫。

    宗人府只能保证他们将来衣食无忧,但想要花天酒地,显然不可能。

    “对了,李裕最近在干什么?”李晔忽然想到不成器的长子。

    自从他贬为庶人之后,与皇后的关系也是一落千丈。

    “回、回禀陛下,自成庶人以来,经常出入平康坊……”赵义存支支吾吾的。

    李晔叹气,还真是天性难改,现在又变本加厉了。

    府中有姬妾二三十人,还要到平康坊逍遥快活……

    “他哪来的钱?”

    赵义存吞吞吐吐不敢说。

    李晔一见他样子就知道个七七八八,宗人府能保证他的日常开销,但不能保证他奢侈无度。

    不用说,肯定是皇后或者平原接济他。

    李晔一直不愿说,李裕成今天的样子,皇后其实也有责任。

    慈母多败儿。

    “给他在宣教司谋个差事吧。”酒色伤身,还伤志气。

    终归是父子一场,李晔也不愿看他年纪轻轻就此沉沦。

    不能做太子,总要做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