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两百三十二章 南诏宰相

第两百三十二章 南诏宰相

 与唐军攻陷洛阳一样,南诏若是攻陷成都,对中土人心的震动也是巨大的。

    “陛下可下诏梓州顾彦晖、荆南成汭,使其不得为南诏爪牙。”李巨川深思之后道。

    李晔点头称是,听不听是他们的事,做不做就是唐廷的事了,此举也可试探一下顾彦晖和成汭。

    “令高行周部一万军屯于兴元,杨师厚一万军屯于利州,按兵不动。”

    徐州。

    朱温一脸阴沉。

    唐军攻陷洛阳,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甩在他脸上。

    寇彦卿和刘捍都不敢说话了。

    此战,不仅丢了反复争夺的河中、陕虢,还被唐军劫掠了洛阳。

    洛阳是什么地方?天下之中,大唐东都。

    河朔藩镇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听话了,成德、义成各自打着小算盘,与河东暗通款曲,卢龙刘仁恭在河东与汴州之间左右逢源,屯兵于瀛州,窥伺最听话的魏博与义昌,义昌节度使卢彦威吓得要死,连连向朱温求援。

    北面不省心,南面同样蠢蠢欲动。

    朱温打垮泰宁军之后,按照惯例,把朱瑾的夫人收入房中。

    夺妻之恨加上夺地之仇,现在朱瑾就像疯狗一样,到处撕咬,不仅徐泗一片废墟,东面的宋亳也跟着糜烂。

    弄得朱温不胜其烦。

    朱瑾本就是当世猛将,手下泰宁军残部跟梁军有不共戴天之仇。

    派出去的小股兵力,直接被其吞掉,大兵压进,朱瑾退回宿州,引江淮水军为援,朱温不敢深入。

    朱瑾只凭一己之力,就把朱温的七万主力死死拖在徐州。

    “朱瑾所凭,无非杨行密而已,如今钱镠崛起于两浙,正如当年越国起于吴国之背,大王只需静待时日,就可见吴越大战,届时,大王可出兵横扫宿、濠,拔除朱瑾。”李振像是没见到朱温脸上的煞气,从容谏言。

    朱温红着眼珠子看着李振,“令祖李抱真当年力挽狂澜、匡扶大唐社稷,忠心不二,兴绪莫不是明为助我,实则暗中效法先祖?”

    由不得朱温不怀疑,当初十万梁军屯兵河中,李克用瑟瑟发抖,但是朱温听了李振之言,攻打关中,让李克用喘过气来。

    现如今,李克用、唐廷、杨行密都活蹦乱跳的,反而是梁军吃了杨行密一刀,七万精锐丧失,战略攻势不再。

    朱温只能把问题归咎在谋士李振身上。

    李振连忙跪下,言语诚恳:“臣虽是功勋之后,却非世家清流,唐廷不能用我,唯有大王厚遇臣下,臣肝脑涂地,以报答大王之厚恩,今唐廷虽整合关中,却无东出之力,天下大势仍在汴州,大王不可因一时之颓势,而失问鼎天下之雄心,臣若心怀唐室,岂会谏言大王攻打关中?”

    朱温眼底的暗红这才消退,扶起李振,“近日心绪不宁,兴绪切勿见怪。”

    寇彦卿见朱温脸色好转,心中也是一轻,“大王,王重师、刘知俊交战不力,弃城不守,如今退到唐州,恐有异心。”

    唐州既为南阳,天下富庶之地。

    刘捍也冷哼一声,“赵匡凝暗通唐廷,长此以往,必为大害!”

    朱温沉吟不语,目光转向李振。

    李振连忙道:“王重师、刘知俊皆悍将,不可逼迫过甚,否则其必为祸,赵匡凝暗通唐廷,自取灭亡。请恕臣直言,我军疲态已现,当务之急,休战整军,坐观河朔、江南之隙,两三年内,兵锋既成,可问天下谁敢挡我军之锋?”

    朱温大笑两声,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把前一页递出,后一页收起。

    李振择其精要,轻声念了出来,“我军西向,数战无功,师老兵疲,当镇天下之东,蓄天下之势,养中原、山东之兵,威慑河朔,两三年内,河朔必有异变,大王挥锋北指,攻取河朔,天下可定!”

    “敬先生所谋,臣下不及。”李振谦虚了一句,同时也很好奇后半部分是什么。

    朱温看向李振的眼神又闪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