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战国之东帝 > 第三百五十八章 拖延时间

第三百五十八章 拖延时间

应该趁机进攻,君王贤明,那就应该与其交好,就如同当年齐威王一样,齐威王昏庸的时候,我赵国曾一度攻占了齐国的甄城、高唐。可是,当齐威王励精图治以后,先君肃侯又将夺取的地盘交还给齐国。”

    说到这,公子胜脸色一脸肃然地向赵王何拱手道:“大王,臣以为既然齐国君臣贤明,难以战而胜之,又何必占据聊城,深深的与齐国结怨,让齐赵两国战端不休,徒费人力物力而无功。

    故,臣以为可答应楚魏韩的要求,趁机与齐国交好,然后出兵救韩,拉拢魏韩这两国盟友。只要三晋合一,那我赵国就不惧任何国家的挑战。”

    赵王何听到公子胜的话,立即皱起眉头。

    齐赵对峙近年,他已经亲自去向燕国求援了。现在,齐国已经用实际行动向天下各国表明,赵国强大的外表之下,其实只有一个虚弱的现实。

    若是从重丘两地退兵,那他还可以说是为了救援韩国,而不得不放弃已经夺取的土地,其实赵国并没有输。这样,击退秦国后,赵国还能维持军队强大的表现。可是,若是将聊城也归还齐国,这无疑就是向齐国认输。

    如此一来,赵国必将颜面无存,而依附赵国的魏韩燕三国恐怕都将别有心思,日后,赵国也难以盟主的身份调用燕魏韩三国的人力物力。

    想着,赵王何沉吟道:“结交盟友,那是因为盟友的存在对本国有利,若是为了救援盟友而白白损耗自己的实力,而盟友却对自己毫无益处,反而还会得罪另一个强大的国家,那这样的盟友不要也罢。”

    此时,蔺相如拱手道:“臣有一个办法,不仅能保住聊城,而且还能分化楚魏韩与齐国的关系。”

    赵王何一听,顿时眼睛一亮,连忙向蔺相如问道:“贤卿有何高见?”

    蔺相如应道:“大王,魏韩两国之所以逼迫我赵国,那是魏韩两国自持有楚国的援助,可是,魏韩却依然来我赵国向我赵国求援的原因,一则是因为楚国与秦国一战,损失惨重,而且楚国江淮的军队,其战力着实难以让人放心。更重要的,楚国也难以放心将军队全派出去,而让江汉一带空虚异常。

    二则,楚魏两国虽然讲和,但是这其实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只要宛叶还在魏国手上,那楚魏两国的冲突就不会停止,所以,魏国对是否叛赵归楚很疑虑。而赵韩两国一向交好,韩国也不愿背叛我赵国。

    所以,魏韩两国其实更亲近于我赵国,只要赵国不拒绝出兵救韩,那魏韩两国就不会轻易向楚国求援。

    而这就是我赵国的机会。”

    说到这,蔺相如拱手道:“大王,臣以为我赵国可以利用魏韩不愿背弃赵国的心态,利用武遂短时间内不会失守的状况,先拖一段时间,让魏韩两国居中调停,我赵国可以做出让步,却不能放弃聊城。

    只要魏韩两国愿意调停,然后拖上一两月,等到魏韩两国耐心将要耗尽之际,我赵国便可以将不愿讲和的罪名推给齐国,然后从重丘退兵,并留下十万军队镇守聊城,并调出十万精锐战士联合魏韩联军去救援武遂。

    如此,只要我联军击退秦军,保住武遂,便可以齐国勾连秦国,祸害三晋为由,联合魏韩出兵伐齐。

    彼时,魏韩急暗恨齐国不愿听从两国调节,有感激我赵国出兵救援,同时齐国经历一年多的战事,国中已经贫弱疲惫,且楚国正全力攻打秦国,无力救援齐国。

    到时,我团结一心的三晋联军攻打疲惫不堪又孤立无援的齐国,必能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