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从四行仓库开始 > 第六十八章 实力对比

第六十八章 实力对比

官网装备的尼康。提供卡车的尼桑和五十铃。提供各种零件的雅马哈。

    再加上依靠甲午战争赔款而设立的八幡制铁所,富士制铁所这一类的金属冶炼工厂ps:日本的工业体系的建立完全是参照德国设计的,并且还得到了德国技术设备上的支持。所以可以说,除了原材料受制于人之外,他完全可以吊打整个亚洲!

    况且,还占据了原本属于中国,亚洲最大的兵工厂------奉天兵工厂!

    而中国,除了依旧在主力生产汉阳造的汉阳兵工厂和归属于晋绥军阎老西儿的太原兵工厂外,再无其他上规模的兵工厂了。

    重武器装备的生产基地,以火炮为例,从清末截止到解放战争结束,总共也就制造了六千余门,在抗日战争期间制造数量只有区区的九十八门!这个数量,着实令人心酸!

    而战舰更是令人心痛!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国内的舰船尤其是战舰的制造能力和数量都没有回复到清末的水平!在清末尚且还有,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和广东船坞这三个相对较大的船舶制造长,并且还制造出了三千吨以下排水量的战舰,运兵船等用于军事的船舶总计五十八艘。

    而民国呢,只剩下了江南造船厂这一个还在运作,制造出战舰也只有区区的一艘,那就是民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今的旗舰,于三五年九月下水,三六年六月服役的“平海”号轻巡洋舰!

    该艘巡洋舰的最终下场是于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三日,被日本空军重创之后,搁沉于十二圩浅滩。

    后于一九三八年被日军打捞,拖回到日本,停泊在了佐世保港,重做了训练舰。

    最终,在依旧四四年被派往了吕宋岛前线,于当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吕宋岛被美国海军军机击沉。

    由以上的数据咱们就可以看出来,民国政府对于自身重工业的投入根本就是几近于无!从而导致自身武器装备制造业,根本支撑不了国内战争的需求!这就是硬实力的差距!

    再加上情报方面,当时军阀混战的时候,在各个军阀的部队中,或多或少的都有日本教官的存在!他们一面引导着国内的战争思想依旧保持在一战的水平,一面探查着各地的军事情报,搜集绘制着国内的地理信息!

    再加上明面上是商人,实际上是情报员的各个商业公司们,将日本生产的已经落后的,或者被部队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用低价向着国内倾销,一面打压了国内的军工制造业,另一面,又将赚取到的利润购买更多的原材料,储备了战争资源!

    我还记得在当时有这么一个情况,当时日本向中国售卖的火炮和炮弹的规格和欧美的是不通用的。也就是说,你若是购买了日式火炮,就必须购买相应的炮弹!不然,那门火炮就是废铁一堆!可惜的是,在金钱美色的攻势之下,这种事情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