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大唐朝请郎 > 第388章 户曹参军

第388章 户曹参军

姚功曹老脸一红,看了看张军,解释说:“吏部只是调选,户曹是七品官,理归吏部统辖。”

    如果真是按理说,整个凤翔府的地盘,吏部都没什么资格插手,张军可以任命所有官员。哪个节度使用吏部的官了?

    只不过张军感觉争这个没什么意思,他又不想造反,也不想搞独立王国什么的。

    但是这个李绮么,就得琢磨琢磨了。正好吏部不知道是怎么行的文,直接把调选任命给写上了,这正好给了他借口。

    “而且,此是宗正之事。”姚功曹给张军提了个醒。这李绮是宗室啊。

    “宗室也要遵守律法。打回去,让门下行牒来。”张军吩咐了一声,想了想又说:“唤司录参军来此。”

    “诺。”姚功曹礼了一礼,转身走了。

    张军站在那舔着槽牙琢磨了一会儿,呵呵乐了一声,把手一背,继续回北堂。

    老韩不管脾性怎么样,他的画还是值钱的,得交给媳妇好生收起来,再不济,将来也可以给清禅当嫁妆嘛。

    想到将来女儿要嫁人,张军心里不由的就一酸,有点燥。特么的。

    “耶耶,客人可是去了?”

    “哎,去了……”张军巴嗒巴嗒嘴。

    这好像不是什么好话呀,大唐很多字词的意思,和现代差异太大了。也不知道中间谁给改的。

    “耶耶拿的什么?”小丫头歪着小脑袋凑过来往张军手里看。

    “画轴,别人画的画。可是要看?”

    小清禅就没了兴趣儿。这孩子对画画一点追求也没有,到是对傩戏和歌舞很喜欢,什么兰陵王,钵头,踏谣娘的。

    还有著名皇帝作曲家,梨园演出经纪公司总经理,总导演李隆基同志作曲编曲指导,著名贵妃舞蹈艺术家杨玉环同志领衔演出的霓裳羽衣舞。

    这会儿已经有了旦末丑三角,也有男扮女相的反串演出,皇帝和重臣都会出演。

    甚至这会儿已经有了相声的雏形参军戏,两个人以滑稽搞笑为目的,用对白的形式表演。就是靠说来逗大家笑。

    总有人说戏曲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元代才有戏曲什么什么的。胡说八道,戏曲在北齐的时候就有了。

    “何人作画?”大娘子抻着懒腰从里面走出来。

    张军看了看大娘子,皱了皱眉头:“要多出来走动,缝补最是劳累,极伤心神,也伤目力,怎么说就是不听。”

    大娘子嘟了嘟嘴,也不敢还口,装作若无其事的走到近前伸手去拿画,被张军抬手在脑门上拍了一巴掌,娇呼了一声。打疼了。

    张军看着大娘子捂着脑门装哭的样子,气顿时也散了,摇了摇头,把手里的画递给她:“韩相公画的,送了我一幅,你好生收着。”

    大娘子接过去展开来一点看了看,就很开心,抱着回了屋里。她喜欢画。而且这是当朝宰相画的,意义又不一样。

    虽然张军也是相公,但自家人总之就没了那份感觉。

    张军就继续陪着女儿,无意中看到绿蕊眯着眼睛。这是,近视了?

    按理来说,这个时代的人近视的机率不大,也就是老花眼比较常见,必竟那是生理衰退造成的。

    而且这会儿也早就有了放大镜,用来解决眼花的问题。只不过因为以前没有成熟的玻璃工艺,制造比较麻烦,价格也相当昂贵。

    天文望远镜汉代就有了,只是限于工艺和制造难度,没有全民普及。就像钟表一样,只是司天台在造在用。

    “可是看不清楚?”张军问绿蕊。

    绿蕊点了点头:“稍远些便感觉糊成一团,总要走近些才好。”

    张军想了想,要不,试着搞搞近眼镜?

    这会儿眼镜,确切的说是放大镜,都是单片的,而且厚重,使用相当不方便。

    真正接近现代眼镜的眼镜,是南宋开始大面积使用的,元代的时候被马可波罗带到了西方,同时带回去的还有技术,礼仪,法度,食物和世界观。

    ……

    “郎君,司录参军到了。”

    正陪着三个小娘子游戏,绿蕊接了侍婢的传话,过来唤张军。

    张军都把这事儿给忘了,还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人是自己刚才叫的。

    小清禅也玩的正开心,见耶耶又要有事,有点不开心,噘着小嘴,不过并没有吵闹。

    张军在女儿的小脸上亲了亲,这才站起来理了理衣衫,去了南堂,司录参军事已经等在办公室了。

    司录参军事,就是录事参军,京府叫司录,都督府都护府,州,节度,军使等处叫录事参军。

    是地方和部队的监察官。

    自尚书(正三品)以下各级官员军将,都在他的记录监督弹劾范围之内。

    “见过郎君。”

    “嗯。公务可繁忙?”张军比了比手,示意司录坐下说话。

    “尚好,本府政令通畅,只需记录便好。”

    “可识得户曹李绮?”

    “……自是识得。”能不认识吗?大家一个办公室坐着。“听闻李户曹要调选高升了。”

    “你知道?嗯,”张军点了点头:“吏部行牒,称调选去宗正寺,职少卿。不过,被某驳回了。”

    “郎君之意?”

    “吏部无此权力。另外,”张军看了看司录:“以某所知,李绮此人依仗宗室之名,平日里颇有些手脚,某要你弹劾此人。”

    司录眨了眨眼睛,有点不太理解。

    弹劾这事儿是他的职责,但说句实话,大家都在下面任职,很多时候也就是提个醒,不至于真去弹劾哪个。

    除非是为了完成工作指标。他们也是需要年终考核的嘛,也有年度工作目标,比如弹劾几个,或者弹劾几品官员这样。

    张军点了点头:“要全面,要有实据,无关痛痒之事就不需提了。”

    这就是钉死的意思,要一击必杀,出手就不能给对方反弹的空间。其实哪怕做为专业弹劾工具人,平时也很少这么干。

    那就结仇了。除非真的有什么大事件或者严重违纪的事情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