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大唐朝请郎 > 第272章 凤翔新城

第272章 凤翔新城

署的兵营都已经大变了模样,完成了张军的改造计划。

    家里桌椅床榻柜几箱包一应俱全,全部到位,张军终于可以舒适习惯的生活了。

    而且还不止于此,府里的动静还带动了整个凤翔府的官吏阶层,又影响了商贾和富裕人家。

    木坊作已经扩大了五六倍,城里也开了三家铺子,专门销售这些家居家具物品。售货员都牛逼哄哄的:这可是我家郎君家里的同款,我家郎君亲手画的图模。

    新凤翔城已经全面完工,绿化各方面都到位了。

    两条并行的大道就是两个大型的集贸市场,已经热闹非常。

    整个新城里已经没有土夯房子了,全部是青砖黑瓦,甚至有一部分已经装上了通透的玻璃窗。这部分是公家的。

    玻璃的价格这会儿普通人还消费不起,连官员也得咬咬牙才行。不过玻璃镜已经开始流行了,成为凤翔远近闻名的特产。

    ‘张公镜’‘张公笔’‘张公榻’‘张公台’‘张公椅’……

    张军的臆测全部实现,市场上到处都是用张公命名的家具和工具,虽然都有正式名字但从商家到黎元都更愿意用他的姓氏来称呼。

    张军本以为自己第一次登上史册应该是平叛,结果显然并不是,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这些镜子和家具。

    至于为什么把床叫榻,把桌子叫台,这都已经是小事情了。

    一左一右两条大路就叫凤翔街和天兴街,但除了官方几乎没有人这么称呼,风翔街被称为东市,天兴大街是西市。方位到是没错。

    至于两条大街上的桥被叫成什么万胜桥,平寇桥,无敌桥,大风桥,霹雳桥……张军直接就麻木了,连问一下的兴趣都没有。

    甚至当他看到有一座桥的桥栏碑上雕着砖瓦,桥名刻着砖瓦桥的时候,还笑了出来,所以那座石炭桥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这些桥的名字显然是完美的和凤翔军的平叛征途达成了某种衔接,也记录了张军给凤翔各方面带来的变化。

    正中间的这条公路叫万胜大道。

    大唐的命名习惯,只有城外的道路才会被称为道,连接着不同的城池,这应该是第一条位于城市正中而被称为道的路。是李适亲自干的事情。

    而城市内的街道又分为公街和私巷,城池中连接东南西北四门的便是公街,走军队和公家运输车队,立鼓,举行盛大仪式。

    简单理解,长安城坊外的街道都是公街,因为长安城的门实在是太多了。

    一般城池四座门,正中的那个大十字是公街,公街的名称里会有个大字。

    公街老百姓也可以随意行走,但不能聚集叫卖,也不允许有商铺门店存在,行走在街道上两侧看到的只有高墙,以确保军务的畅通无阻。

    连接大街的就是坊巷,就是稍窄一些的街道,称私巷。

    私巷的意思并不是属于个人,而是指老百姓可以在这里聚集买卖活动,坊巷内店铺鳞立商贾聚集热闹非常。

    比巷再小的单位就是弄,弄堂里基本上就全是住宅了,弄堂弄堂,弄巷里的屋堂。

    弄堂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胡同。不过胡同是元代以后才有的称谓。

    新凤翔城没有建坊,原来的坊墙也都拆掉了,宵禁的时候只要人不走到公街上来就没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