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大唐朝请郎 > 第155章 以马为疆

第155章 以马为疆

“他们都是要搬的,不会丢下,以后还是住在一起。”

    “耶耶会骗人么?”

    “不会,耶耶永远不会骗阿禅。”

    “好。那我可以去找阿黄么?”

    “它住在哪里?”

    “在后面。你要一起去么?”

    “不如你带耶耶到处看看可好?耶耶还不认得路。”后面是婢女内室住的地方,张军还真不太方便去。

    “不认路么?耶耶要去哪里?”

    “到处看看吧,你给我指点一下。”

    “好,我认得的,都有去过,不会丢。”

    于是,小娘子便牵着张军的大手带着他参观起来。从北常到中堂,再到东堂,从前院到马场。

    这是个认真的小娘子,一路上念念叨叨的给张军讲这里如何,那里如何,她在哪里扑倒过,哪个家仆在哪里如何了。

    红蕊就默默的跟在爷俩后面两三步远也不说话,眼睛始终盯在小娘子身上,偶尔会往张军背上扫一下马上又挪开。

    她的主要工作是带孩子,不用伺候大娘子起居。

    “咦?耶耶,这些人我不识得,以前没有的。”

    小娘子说的是正在马场上操练的军士,他们昨天才过来,小娘子当然没见过。

    “他们在操练。走,去看看马。你有马么?”

    “没有。家里是有的,但是娘娘和姨娘不许我靠近。”

    家里是驮马,拉车或者驮东西用的,也能骑但是跑不快。

    这会儿驮马被一群战马欺负的缩在马厩的角落里连食槽都不敢靠近。它想靠近一些讨好讨好就会被一顿拳打脚踢驱赶开。

    估计在驮马眼里,战马就是一群高富帅,而在战马眼里,驮马就是下里巴子。

    马其实在同类面前是最傲慢不讲情面的动物,暴躁还不讲道理,一切都靠拳头说话。

    “怎的不分开?”张军问了一句。

    给战马喂豆料的军士笑着说:“昨晚未想太多,今日晨起才看到这般模样的,稍后牵开便是。”

    “不要使伤了它。”张军看了看自家的驮马。应该没什么问题,就是受了点气。

    “只是驱离,却是未曾撕咬。”

    “若是欺辱我家大灰,我便叫九郎来揍他。”小娘子鼓着小脸气汹汹的警告战马,不过显然底气不是太足。战马太高大了些。

    驮马是蒙古马,比毛驴儿大不了多少,而唐代的战马是一水的大宛马种,也就是汉武梦寐以求的汗血宝马,高大雄壮。

    一米八九的能看得上一米三四的?

    唐代最牛逼的成就其实就是这个,把大宛马种培育成了庞大的马群,最高峰近百万匹,于是拥有了宇内无敌的军队。

    冷兵时代,马有多少,疆有多大,这是定律。

    唐有厩马律,专门为养马立的法,养马人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福利待遇相当高,都是正三品正四品的实官授与。

    而且大量从各国引进良品马种。‘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良种马’是大唐几代帝王对外蕃的口号,年贡就要好马。

    宋以后,养马慢慢变成了贱业,而王安石更是一个保马法直接把战马干成了危缺状态。中原地区没有马了。

    要知道唐代的七大养马地,宋代可是继承了五个。可见口号治国是行不通的。

    从北宋到南宋,疆域不断萎缩,其实就是一个战马保有量下降的过程,曲线相当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