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大唐朝请郎 > 第95章 泾州易手

第95章 泾州易手

这股劲儿才促成了大唐的强盛。

    可惜没有外辱必生家贼,好好个大唐灰飞烟灭,让自己人给折腾没了。但大唐法典一直被承续传用到了现代,可见一斑。

    外面已经打了一更,天色也已经黑了下来,夜风阵阵,城内寂静无声,只有月光泼洒下来,把四周照的通亮。

    张军放下铅笔使劲闭合了几下眼睛,感觉酸胀难受,干脆做了几节眼保健操,这才感觉好受了许多。这个油灯的光跳的他眼前发花,简直太要命了。

    真是难为了古人哪,就这灯光下还要看书写字,就是不知道近视眼老散光多不多。估计少不了。

    欸?眼镜。这东西,利器呀,发财利器。

    赶紧拿出贴身的小本本记起来。上面已经密密麻麻的写了好多东西。没办法,时代差异太大了。

    “郎君。”武怀表在门外小声唤了一声。

    “说。”

    “王如意来报,赵贵先已率部败退同州,同州刺史李纾弃州赴梁,城内无兵,现由幕僚裴向主持州事。赵部已接管城防,一切无虞,请郎君示下。”

    “要某示下什么?这不是挺好的?王如意和赵贵先谁能处理政事?着裴向暂代判官之职,通政事掌判司,兼赵部右司马。着王如意兼州司马。”

    “诺。张都知来报,问询奉先民政诸事。孟涉将军也在问县政的事情。”

    “段威勇在哪?”

    “段将军去了长春宫,说是不方便书信公文。孟将军略有提及。”

    “回复孟将军与张都知,诸事烦劳,待李部渡河后派人前来接应。给李长史去个信儿,让他准备几个人准备接手诸地的政事仓事。”

    “那,刘少尹回来怎么说?”

    “无妨,他巡视州县去哪问他的意思?以后再商量吧,总得先有人接手才是。”

    “各地判司之事怎么办?”

    “这个……先行军治吧,依本府例。”

    “郎君啊,咱们,是不是一下子地盘占的太多了?总感觉心里没底呀,能管得过来吗?”

    “这就多了?这才哪里,以后我们的地盘会很大,越来越大,所以你等俱要认真习文,待来日也去主政一方为某分忧才是。”

    “仆下怕是不成,仆下,还是跟在郎君身边吧,冲锋陷阵的事儿怀表比较拿手。”

    “为将也好,以后本府要守卫的城池会非常多,不管文武都需要很多人,某到是希望你等日后都能独镇一方。”

    “郎君,咱们的地盘儿是要文武分置吗?”

    “你到是转的快。是,想长治久安,文武必须分置。这个慢慢来吧,现在想这些为时过早。”

    其实张军这段时间一直在琢磨户口问题,人口太少了呀。

    经过近三十年的战乱征伐,大唐北方的人口已经锐减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地步,全国人口在755年已经近亿,在德宗这会儿不到三千万。

    这里面还包含了没怎么受战乱影响的南方沿海诸地……北方几乎都要没人了。

    755年以前只是朔方和泾原两镇驻军就近四十万,到这会儿加上邠宁也没够三万,兵源都没了呀。

    这里面有避乱南迁的(走户),流离失所的(逃户),择地隐居的(匿户),但更多的人口是因为战乱死亡了,大片土地荒芜村庄废弃,生育和生存率降到了冰点。

    做为一个现代人士,张军知道,人口才是一切,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能安心过日子才是国之根本。

    老百姓都没了,你收谁的税召谁的役?谁来出产社会物资创造公共财富?靠这些官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