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惋惜。

    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的抑郁情怀。)

    6最叹息: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蜀先主庙》

    唐·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刘禹锡赞扬了刘备的功业,慨叹蜀汉事业后继非人,总结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

    怀古诗,多是伤今,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益衰颓。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使刘禹锡感慨万千。)

    7最感慨: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登古邺城》

    唐·岑参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邺(yè)城:春秋齐邑,战国魏都,三国时魏置邺都。开元二十七年(739)春天,岑参自长安往游河朔途径邺城时写下此诗。

    诗人登临邺城,唯见荒草野火,昔日英雄已淹没于历史的滚滚尘埃中。春色依然,人事惧非,这两句又是对春色的感叹,实际是对古人不常在,事业不常在的感叹。)

    8最嘲讽: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过五丈原》

    唐代:温庭筠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营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春,诸葛亮率兵伐魏,在五丈原屯兵,与魏军相持于渭水南岸达一百多天。八月,遂病死军中。一代名相,壮志未酬,常引起后人的无穷感慨。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锐志以殁的惋惜与竭智尽忠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对后主刘禅和谯周的投降误国作了辛辣的嘲讽。)

    9最感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已经成为咏叹、伤怀诸葛亮人生命运的绝唱。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不禁黯然泪下。)

    10最忧虑: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满江红·赤壁怀古》

    宋·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

    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

    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词的上片缅怀三国赤壁之战,盛赞周瑜”气吞区宇“、火烧曹兵的雄才大略。下片寻访遗踪,感叹兴亡,抒发忧时伤世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深忧虑。词的风格豪健,语言朴素、自然,是怀古词中的一篇佳作。

    清人纪昀在《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方回《瀛奎律髓》评论:至《赤壁怀古》之类,豪情壮采,直逼苏轼,又集中之变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