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大明王朝1587 > 第八章 让皇帝也不好责罚的阳奉阴违

第八章 让皇帝也不好责罚的阳奉阴违

    他用张居正的满门来祭奠自己的一夜长大,盖因帝王的成人礼总是充满了挥之不去的血腥气。

    现在这份血色成人礼的后果却由朱翊钧这个穿越者来承担了。

    万历皇帝的“倒张”显然没能赢得臣下对他的尊重——这种尊重是指对他能力的尊重,而非是指对帝王权力的尊重。

    在臣下眼中,万历皇帝显然还是一个缺乏足够判断力的庸君。

    朱翊钧想到这里,在心底反复告诉自己要平心静气,切勿气急败坏,免得又被底下人以为皇帝情绪无常,连发出的军事指令都能视若无睹。

    历史上这场对叶赫部的进剿其实发生在万历十六年的三月份,朱翊钧明确的旨意改变了这场战争的发生时间,却没能改变它的最终结果。

    明军当然是胜利了,朱翊钧知道顾养谦没有虚报战功。

    他甚至闭着眼都能还原出这场战争的实际场景。

    李成梁统帅海州,率辽阳明军以三日急行军的快速奔袭至开原,发动对北关叶赫的征剿,并准许歹商随从明军征讨。

    为了防止歹商属下的军士遭受误杀,李成梁命歹商率的部众军士皆以白布条缝在肩头,以作辨认标记。

    鸡鸣时分,李成梁督军急行三十里,从威远堡直扑叶赫部的村寨落罗寨。

    落罗一见明军势大,不敢率众抵抗,即打开寨门迎降。

    李成梁命明军竖起一面明军旗帜于寨门,派十名明军守护,严令军士不得侵扰,随以落罗为向导,直奔叶赫西城。

    叶赫西城主布寨,一见明军突至,吓得弃城而逃,逃到东城投奔了纳林布禄。

    叶赫西城布寨的部众,在布寨的率领下与东城纳林布禄的人马合在一起,于东城外隔道结阵与明军相拒。

    相拒之中,纳林布禄突然率骑兵向明军发起进攻,当即杀死明军三人,然后返回。

    李成梁见自己的队伍受挫,立即下令大队全线出击,力图重创纳林布禄部众。

    他于城外发巨炮击城,使得城内叶赫兵死者无算,纷纷惊惧号泣。

    明军攻破外城后,以车载去梯于内城下,又将攻城的巨炮对准了内城目标,纳林布禄这时才感到害怕起来,出城向李成梁乞降。

    李成梁随即接受了纳林布禄的乞降,下令停止攻城,禁令军士侵掠叶赫部众。

    于是纳林布禄不得不按明廷的旨意,不再侵扰歹商,并与南关哈达均分敕书,分守部境。

    可是在这一战之后,叶赫部虽占了便宜,使得南关哈达开始衰落,却也彻底失去了辽东边将的信任。

    顾养谦因此被李成梁说服,改而扶持建州,以避免叶赫在开原坐大,与蒙古勾结为患。

    于是就出现了李成梁、顾养谦在三月刚征完北关叶赫,努尔哈赤四月就与歹商联姻的局面。

    努尔哈赤在万历十六年的这两场联姻对他的人生可谓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他迎娶歹商之妹,哈达那拉·阿敏哲哲之后,同年九月,苏完部长索尔果、董鄂部长何和礼、雅尔古部长扈尔汉即率三部军民归附努尔哈赤。

    “后金五大臣”至此齐聚建州女真。

    接着纳林布禄为再次博得辽东边将的信任,又顾忌努尔哈赤声势煊赫,便借杨吉砮当年的许婚之约,将妹妹叶赫那拉·孟古哲哲送与建州完婚。

    虽然此后的努尔哈赤与叶赫部逐成敌势,但这个叶赫那拉·孟古哲哲却为努尔哈赤诞下了一位极其优秀的继承人——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朱翊钧也知道顾养谦对局势的判断大致并没有错。

    叶赫部的确强悍,它是努尔哈赤在扈伦四部中的最后一个对手,是后金在萨尔浒之战后、用兵漠南蒙古前,在辽东女真范围内的最后一个强敌。

    如果自己不是穿越者,不知道努尔哈赤的真实面目,或许也会以为顾养谦和李成梁对建州女真的额外扶持,是制衡叶赫部与蒙古科尔沁的一招妙棋。

    也正是因此,朱翊钧才感到格外无力和愤怒。

    自己的命令明明是再正确不过的,可忠臣和能臣却仍将此当成过时的耳旁风,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用兵为努尔哈赤铺出了一条无比通畅的政治道路。

    偏偏自己又不好因此责罚边将。

    毕竟叶赫部与科尔沁勾结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就算现在在辽东的不是顾养谦和李成梁,换上任何一个有能力的官员,都会做出跟他二人同样的举动。

    朱翊钧在心底叹息了。

    张诚伏地良久,见皇帝默然不语,生怕皇帝气得狠了,只得小心开口道,

    “再者,依奴婢看,皇爷想除那建州奴酋,本是易如反掌之事,何必大动干戈?”

    朱翊钧眼睫一动,下意识地转回眼来,

    “哦?怎么个易如反掌?”

    张诚回道,

    “譬如如今那建州奴酋想称臣朝鲜,皇爷不如先将此疏留中不发。”

    “待到朝鲜国王自己慌了,再借机训斥建州女真两面三刀,并要求那奴酋赴京朝贡,以示忠心。”

    “建州称臣于朝鲜,本就是因皇爷发兵进剿,故而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倘或皇爷发话,明旨谕示,那奴酋为求安稳,必得赴京来贡,只要那奴酋进了京城,皇爷难道还怕没有斩杀他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