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溯流文艺时代 > 第二六六章 交流会

第二六六章 交流会

东的销量一点都不酸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又想着从于东这里取取经,希望自己的书也能有个好的销量。

      只不过于东在国外卖的书就是《第二世界》和《生化危机》这类,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借鉴的意义。

      想来想去,也就只能把于东往通俗小说作家那拨划拉划拉。

      聊销量这事不太能够聊得下去,还是余桦提议凑两桌牌,场面重新热闹起来。

      ……

      一直到傍晚的时候,于东才找到机会跟阮小虎单独相处。

      单独相处的时候,阮小虎变得更加腼腆了。他低头搓手,像是等着挨训的学生。

      于东看他这样子,莫名笑了起来,“我找你没什么特别的事情,主要是想跟你叙叙旧,顺便恭喜你进入作协,我都还没进呢。”

      “于老师你肯定能进的,像我们徽州作协,想请你都请不去。”阮小虎忙说道。

      “我既不是徽州人,又不在徽州工作,进什么徽州作协啊。”

      “我只是打个比方,全国的作协肯定都欢迎你。我感觉我们作协的那些人,没一个能比得上你。”

      于东摇头笑道:“这种比较大可不必,每个人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你在我面前也不用太拘谨,我们是朋友……”

      “可是在我心中,你永远都是我的老师。虽然我跟在你身边的时间并不长,但是那段时间学到的东西是我这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它们改变了我,也会伴随我一生。我在《小虎》里面写的故事,主角原型就是我自己,而那个带着稿子的先生就是……”

      于东摆了摆手,没让阮小虎继续往下说。

      《小虎》里面写的那些是不是真的,于东都不想去挑开,这对小虎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你当我是你老师,那我就当你是学生。作为老师,我教你一句,世界上很多事情,不用说明白,放在心里就行。不用太苛责自己,只有抬起头看向前方,你才能把路走好。”

      阮小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后满脸期待地问:“那我以后可以直接叫你老师么?”

      “可以。”于东点点头,然后背着手朝屋里走,“跟过来,一会儿我们开个会,说一说明天交流会的事情。”

      阮小虎看着于东的背影,咧嘴笑了笑,然后跟了上去。

      ……

      这两天余桦他们不是打牌就是踢球,已经玩得不知道东南西北,所以于东特意在晚上的时候召集大家开了个简短的会议,讲了讲明天交流会的事情。

      交流会的流程很简单,上午的时候,燕师大那边会派人带他们这些作家在学校逛逛,亮个相。

      中午吃过饭之后,中文系的老师们跟作家们坐一起开个探讨会,聊一聊最近文坛的发展。

      探讨会大概两三个小时,然后吃过晚饭,作家们去礼堂给学生们分享分享经验,这一环节没有具体的时间安排,主要看各自发挥,不过因为有互动环节,所以时间也不会短,大概也得两三个小时才能结束。

      于东开这个会,主要是想让各位参加交流会的作家们做好准备。

      ……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顾海洋带着两个学生来接作家们的时候,忍不住拍了拍脑袋。因为昨天运动过量,今天大部分人走路都一瘸一拐的。

      特别是出了酒店们下台阶的时候,马原扶着阮小虎狂叫:“哎吆喂,哎吆喂,哎吆喂。”

      剧烈运动之后,腿疼上楼梯还好,下楼梯确实是要人命。不过其他人都刻意忍着,只有马原狂放不羁地叫了出来。

      到了学校,胡月明他们看到这番情形,心说这还带他们逛什么学校啊,便决定略过逛学校这一步,直接开探讨会。

      对于这个决定,马原他们当然是举双手赞成。

      探讨会开得挺顺利,因为都是熟人了,没什么虚头巴脑的东西。

      先锋五虎将来了四个,自然不可能不聊一聊先锋派。

      一说到先锋派,其他人都没说什么,几个先锋派代表作家倒是先反省起来。

      说反省可能有些过了,应该说是总结经验。

      过了这些年,他们也都清楚先锋文学的弊端,认识比旁人还要深刻。

      聊完先锋文学,大家又聊起了魔幻现实主义,这几年国内最火的恐怕就是魔幻现实主义。

      陕军先不说,就在座的作家中就有不少跟魔幻现实主义扯着联系,于东也在其中。

      外界很多人认为《向西》是近些年本土化最好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但是也有人认为《向西》是最不像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后面这句话其实有点矛盾,因为这话既承认了《向西》就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又想否定它魔幻现实主义特色。

      对于《向西》到底是什么,于东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跟余桦说过,他们作家就是为了写东西的,至于他们写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还得靠批评家们去判断。

      ……

      到了傍晚,众人移步敬文讲堂。

      这时候的敬文讲堂还没改造,显得有些逼仄,老旧,不过来了不少学生,很多没有座位,只能在走道坐着。

      众人一进去,山呼海啸的掌声、欢呼声随即响起。

      马原他们想要昂首挺胸回应学生们的欢呼,但是没走几步又显出了原形,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讲台不大,放了几把椅子,作家们按照之前说好的坐席坐下。

      原本是要将于东安排在中间的,却被于东拒绝了。

      他在燕师大应该算是半个主人,而且年纪本来就小,坐中间实在是不合适。最后童庆炳拗不过,给于东安排在了侧边。

      说起来,条件还是很简陋,整个讲堂就一个话筒,顾海洋作为主持人拿着话筒说了几句,然后要让作家们挨个自我介绍,话筒便不得不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