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筑宋 > 第8章 攻城

第8章 攻城

大有可为也。

    朔州城内,赵公直眼看五百壮士一去不复还,不禁老泪纵横。

    这就白白牺牲啊?虽说退敌十里,烧毁不少撞车、云梯,但也不过迟缓女真人三两天的攻城而已。可自己的朔州城,又有几个五百勇士能拿的出来?

    再到城下的契丹人与城上义胜军之间互相问答说话,赵公直更加忧心如焚。他一个体弱老人,此前一日也没有合眼,此前肩上还被人射了一箭?这时候,他是再也不能支持了!

    “赵大人?!”赵诩见状赶紧向前想要扶他。可是赵公直身边的侍卫,却纷纷拔刀相向,不远处的西军,也把箭弩瞄了上来!

    赵诩浑身上下顿时凉透!昨日守城,自己是那样卖命。昨夜出城的五百勇士,义胜军就出了三百有余。可是这样也换不来他大宋的信任吗?!

    匆匆赶来了孙翊一叠声喝止那些侍卫的不智行为,这种时候,怎么还要内耗?真的会死人的!他近前翻翻赵公直的眼帘,再把一把脉搏,一颗心顿时沉了下去。

    赵大人怕是时日无多了。可这朔州城,眼看就要内乱。城南的三千重甲敌骑,与期说是攻城,不如说是震慑!眼看着赵诩带着冷笑转身离去,孙翊慨然长叹,朔州完了。

    完颜娄室不打算继续在朔州纠缠下去。反正前面的武州、代州都是山势险阻,自己这三千重甲骑兵并不能发挥作用,那就放在朔州城下好了。

    他又留下移剌斡里朵领一千契丹骑兵护翼完颜浑黜,自己亲率一万五千大军南下武州。此外传书粘罕,具言义胜军与契丹人、燕云汉人交往事,请完颜银术可领兵出代州。

    如果说郭药师是三姓家奴的话,那么赵诩就是燕云汉儿的流寇代表。他原名董庞儿,易州涞水人,出身贫民。大宋政和七年,董庞儿聚众万余人起义反辽,改名董才。

    因为董才极善于虚张声势,难免要把自己的举义声势造大,结果却过犹不及,引起大辽朝廷关注,被辽西京留守萧乙薛军战败。旋再度聚众,再败于奉圣州。

    董才于是率众越飞狐、灵丘,南下云州、应州、武州、朔州等地流窜,或者依险拒守,所以他“益知宋之地理”。河东北边这一块地方,几乎就没有他不知道的。

    为免被宋辽联合剿他,董才一度积极挂靠大宋,自称“扶宋破虏大将军董才”。只是此前宋辽交好,边臣不愿生事招惹大辽,所以也一直无人理睬他。

    等到宣和五年大宋北伐时,董才看到了机会,于是更加活跃。结果就被谭稹招抚,甚至赵佶还给他赐名赵诩。

    要说他这人流窜这些年,居无定所的日子过得腻腻的,他还真想要好好安定下来。他对大宋的忠诚很难说有多高,但也不至于像许多义胜军的同僚那样朝秦暮楚。

    董才起家靠的就是一张嘴会忽悠,许多大道理、人生观一套套讲出来,由不得身边的人不去信他。所以,义胜军里的同伴们,一般也不敢找他做什么太出格的龌龊事情。

    另一方面说,若是一个人骗人久了,大道理讲多了,那他自己终究也会慢慢相信的。所以改名赵诩的董才守卫朔州时候,其实一直在用心做事。

    赵公直的心中不太相信赵诩,但他却是个很有城府的读书人。老官僚做实事或者不行,玩手腕、耍弄人心的本事一流。所以赵诩这两年的日子,还算快活。

    哪怕后来孙翊来了,他虽然号称西军名将,但他此前却因为任上贪腐被朝廷免职过,直到征方腊是才再被起复。不但身上有污点,而且打内心里也真的明白了更多人心叵测。

    要不是金国入侵,这三个人一台戏,就这样唱下来,和和气气收场不算什么。然而如今生死之际,赵公直的忽然倒下,却成了朔州这座大厦倾覆时,歪倒的第一根柱子。

    无论怎么做,都不会被宋人信任!赵诩多年倾心编织的多少大道理都在瞬间轰然倒塌。赵诩恨恨走下城墙。

    赵诩接下来会做什么,孙翊用屁股都能猜的得出来,但他却无能为力。城墙上更多的,却是义胜军的士卒,他们对方才的一幕都看在眼里,他们的眼神,都很不友善。

    孙翊郁闷地看着军中郎中徒劳的按压赵公直的人中,但是老赵已经没有了反应。他只能命人背起赵公直走下城墙,回去府衙再说吧。

    朔州城能不能守住,已经不是他说了算了。赵诩说了才算!

    但是赵诩说了也不算,因为还有人对此表示不同意。

    这个人,当然是贺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