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筑宋 > 第128章 殿试

第128章 殿试

紫宸殿,朝会之所。

    但是殿试却安排在后面的集英殿。就有侍卫指引众举子往右边沿墙长廊前行,廊头是间宿值的大屋,举子要先进那屋里检身。

    里面十数个侍卫,分列搜检包袱衣物,文房四宝外,任何东西不得带入。之后众人继续沿长廊向北一路经过文徳殿、垂拱殿、皇仪殿,再左转离了长廊,向左边一个院门走去。

    集英殿到了。进了院门,一个极开敞的庭院,铺着青石地砖,面南一座宏伟大殿,伫立于清晨朝阳之中,朱红青碧,彩绘焕然。

    一阵翅响,朱倬抬头一看,几只仙鹤从殿顶檐间飞起,翔舞于朝辉之中。他却从未目睹过这等神异肃穆场景,不由得深呼了一口气,惹来身后安宁的吃吃取笑。

    朱倬心中大是恼怒,安兆铭欺人太甚也!事后总要设法灌醉他一次方才罢休。然而此事又何其难哉?朱倬暗自伤神。自己和郑克、魏发联手,都被他安兆铭灌得酩酊大醉呢。

    “看榜寻自己座号!”一个侍卫官喊道。

    朱倬手臂一紧,早已被安宁抓住拉向旁边的粉墙。上面贴着一大张榜单,他走过去找到自己的名字,是东廊八十六号,再看安兆铭的座号,却是西廊十六号。

    庭院两边两条长廊,廊上用青缦隔成一个个小间,每个小间摆着一副桌椅,桌上都立着个木牌,上写着座号及姓名。二人胡乱拱拱手作别,分别去寻自己的座号入内坐定。

    安宁沿着南墙步道,穿过庭院,走到西廊,挨个数着,找到十六号木牌,上写着自己名字,便走了进去,坐下来,取出笔墨纸砚。

    他仔细铺展开试纸,写好姓名、年甲、三代亲人、乡贯等内容投给贡院,加盖印信后,再发还回来。如是纷纷扰扰半天功夫,一众举子才算入座妥当。

    大殿之前,列着三副桌椅,礼部三位主副考官也已经落座。安宁向殿内望去,隐约见赵佶也亲来殿试?看来老赵对这此殿试很重视啊?

    赵佶心说废话,往年殿试完后,要到唱名发榜日,老子才会亲自临轩策问。这次不就是急着看你学问究竟如何,这才早早过来的吗?

    这天下的事情,有很多已经等不及了。而昨日唐恪对安兆铭的身份发难,也说明太子之位的争夺已经开锣了。可是不但自己莫名其妙,看看儿子赵楷也是狐疑不定?

    这特喵是谁开始发动的?赵佶暗暗纳闷。难道是这个安兆铭吗?但更不像呢,首先安兆铭在朝堂上就没有这个能量,其次他安兆铭也不像喜欢玩这些花样的人物。

    他更没有这个动机,过了今天的殿试,他就会成为大宋的官员,以他的才干、志向,他的筹谋立志,都应该是范、韩、王、司马这样的名臣典范才对。

    贸然介入皇权争夺,对他安兆铭又能有什么好处?大宋谁当皇帝都要重用他的!

    特别是在最关键的科举时期,更加不可能。所以赵佶今天就早早过来,一个是想看看这个安兆铭是不是真的无辜?再一个就是别再有人当众出幺蛾子,毁了赵家的抡才大典。

    大殿前传来一阵鼓声,胡松年奏请赵佶首肯后,转身立于台阶之上高宣:“大宋宣和六年殿试开始!”声音清亮,在殿宇庭院间回响。

    接着,那文吏又朗声宣读禁条:“众举子不得冒名代笔,不得挟带书册。皆需按榜就座,不得妄自移易。各宜静默答卷,不得遥口传义。”

    最后,他才宣读考题:“在昔圣人以道御气,以气御化,以化御物,而弥纶天地,经纬阴阳,曲成万物,因其盛衰,奇偶多寡,盈亏之数,左右之纪,上下之位,而范围裁成之道着焉。后世弊于末俗,浅闻单见,不足与明。

    朕承天休,宪法上古,思所以和同无间,以惠元元。然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数,数之不可齐也久矣。夫天数五,地数五,而有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又曰二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此天地之数,错综之不同,何也?

    《易》曰当期之日,凡三百有六十,《书》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内经》曰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岁纪之数,可坐而致,乃不一,何也?

    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传曰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数之不可胜穷,不可齐,不可一也如此,将何以原始要终?合其同异,一其旨归,通其变,极其数,以尽天下之道。朕将有所施设焉,子大夫详言之毋忽。”

    这届殿试的题目,果然是一道算术题,而且出自《易经》、《黄帝内经》。安宁幸灾乐祸,那些读死书的酸儒们,该在心中暗暗“彼其老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