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筑宋 > 第119章 花石纲

第119章 花石纲

让他好奇。

    “这样龌龊人物,如何就成了朝廷柱石!?”正在埋头记录文字的魏发,抬头愤愤道。

    魏发来自宿州,家近沭阳县。他能读书,是因为他爹惯会做些小生意,薄有积蓄,就想着家里能出个读书人,光宗耀祖的意思。

    要不是他偶然说起家中侄儿魏胜的无赖,安宁甚至懒得理他这样一根筋的人物。现在嘛,他却成了安宁好友,整日泡在小荷快餐店里,帮着安宁记录,整理那些辩论文字。

    不白干活,安宁不但允他每日百文的薪水,早晚的两餐饭也包了。魏发的家境一般,这次携带的盘缠也很寒酸,来到汴京这个地方生活?更加局促,如何还顾及面子的事情?

    他本来就是农家子弟,吃这些快餐都是津津有味。魏发的父亲还在做些小生意,经常去沭阳、海州植货,熟悉一些海州的变化,回来自然会说给儿子听听。

    所以,魏发真的就是安宁的忠实粉丝。倒不是安宁给他好处,而是他打内心里尊重安宁这样有治国安邦之能的实在人物。他痛恨的,就是朱勔这样鱼肉百姓的酷吏、弄臣。

    可惜,魏胜如今才三岁,自己赶着过去收徒弟都嫌太早,那可真是个天才的战术专家啊。甚至如今安宁在靖海忠义社演练的以步制骑军略,都是在模仿他魏胜的军阵。

    安宁却对这几个学子的议论不以为意。在安宁看来,朱勔这样的人,才更加容易受到帝王的重用。反而魏发这样的一根筋,就要被远远地打发到穷山僻壤去。

    皇帝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满朝都是正人君子当然好了,但是好的是国家,与他皇帝这个人又能有多少直接干系?

    每天上朝都要被一群正直大臣的口水喷成落汤鸡,他很爽吗?

    朱勔就很好啊,皇帝有什么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人家就给做了。连骂名都帮你背了,还想怎样?梁山泊的及时雨宋江,以前有李逵的时候如何?现在又如何?

    朱勔对赵佶的作用,和李逵对宋江的作用,其实都是一样的。他们的恶,都是主子的恶。

    眼看着人流蜂拥过来,道路尘土飞扬。不但安宁这些正在辩论的学子愤怒,那些押解花石纲的恶仆也是勃然大怒!这些人,却敢挡道了?

    朱勔家里,养恶仆不下千余人。这次为了运花石纲,带来汴京的就有三四百众。没办法,石头实在太大了。这块太湖石,高广四丈之巨,重逾数十万斤呢。

    此前运河西行汴水,就以广济军四个指挥的士卒用来拉纤载石的大舟。所经州县,经常还要拆水门、毁桥梁、挖城墙才能通过。如今数月才到汴京,一群人早已烦躁不安了。

    “快跑!”安宁看着形势不对,想要劝这些学子赶紧躲一下。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天子脚下,便是他也不能去拔刀杀人,或者叫一支队伍过来灭了朱勔。

    但是那些学子,却正在义愤填膺中,如何肯退让?!他们是各地州学生员,将来还会是与大宋共天下的士大夫,怎能一点气节都没有?

    学生嘛,都是这个样子的。等到他们真的成为士大夫一员后,还是会跑的。因为现在还不是,所以就坚决不跑。或说生员这个身份,那平素都被地方官员、乡绅们捧着呢。

    安宁看着形式不好,赶紧和武松打个眼色。武松冲着河岸的一群闲人勾勾手,这些人就悄悄散开,混进了人群中。

    恶仆的鞭子早就抽了过来,那些学子本来还想理论。现在,却需要操起板凳阻挡鞭子。终究还是吃了大亏,不但他们吃了大亏,小荷快餐店也被践踏狼藉,损失无算。

    大宋的学子,还没被朱熹祸害过,其实很讲究轻狂、血性。那些学子们正年轻,又吃了亏,如何肯这样吃闷亏?魏发最早冲进快餐店,端出一盆热水就向那些恶仆泼了过去。

    这下子?红烧肉、红烧大肠,红烧丸子、红烧鱼,红烧青菜,清水炖的萝卜肉汤,全都一股脑地被人泼洒过去,那些恶仆满身汤水淋漓,更加气急败坏。

    人群中忽然又响起了鞭炮声,这下子更加混乱。一些更加凶恶阴狠的人,也混在人群中,专朝那些恶仆下手,而且手段恶劣。

    “不要打啦,不要打啦!各位有冤枉事情,宜付有司处理。奉劝各位快快住手啊,和为贵呢!”安宁躲在圈子外的高处,跳着脚一叠声劝和道。

    有时也冲进来,拉住了这个,却又跑了那个,场面更加混乱起来。因为没人听他的,甚至武松招来的那些人,都不听他的,更加乘乱下死手整治朱勔的这些恶仆。

    安公子就是这个样子,他要是真想劝和,做个手势就行。

    现在却只是跳脚嚷嚷?那就继续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