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天选之国1620 > 第十七章 东海贸易航线

第十七章 东海贸易航线

 “啊,要给社团添麻烦了”高桥很激动。赵鑫说,“等这次任务完成吧,完成了以后,你也可以分点红,再贷点款,能凑齐吧,也不急于这一时。”

    又过两天,思明号到达日本九州的长崎,高桥找到以前做走私贸易的一位商业伙伴,这位伙伴因为听说是铁器,不敢接,在长崎做铁器也是需要门路的,于是介绍了另一个人,那人竟然是一个明国人,这人名叫董文祥,是一个牙人,也就是买卖消息,牵线搭桥的,一听说有一万多斤铁锭,还不以为然,毕竟也不算多,但看了高桥带来的样品,他神情立刻就凝重了:“此铁甚好,声音清脆透亮,稍加锻制,便是百炼钢铁,此物邀天之幸,能得几百斤就是造化,你说得竟然有万余斤?”,“此乃海外寒铁石所炼,在极北之处海底下,说起来也是艰难,我族驯服海兽,从海底捧出铁石,方得如此之物,这也是多年积累啊,只想卖个好价钱。”刘星林一本正经的胡诌,心想自己的铁得对方这么看重,福山的价卖低了。

    董文祥半信半疑:“果真那万余斤全是如此”,“那是当然”刘星林回答。董文祥也没有多说话,拿着样品匆匆告辞,应该是去找买家去了。

    当天黄昏时分,董文祥又匆匆找来求见,“我们东主李公子想见几位,不知几位可有闲暇?”刘星林也没多话,应了邀请,带上高桥和刘云飞两人,随董文祥前往。

    原来这个李大公子是著名海商李旦的儿子,名叫李国助,他父亲现在岁数大了,把事务逐渐转给他了,他是长崎最大的铁器贸易商,明国来的铁器基本被他们家垄断,此次看见董文祥提供的样品,便马上请刘星林他们过来。

    见面之后,双方也不怎么客套,直接谈业务,“贵社铁器以后送来长崎,须全部卖与敝号,按长崎时价高一成结算,如何?”

    刘星林琢磨,自己对长崎也不是很熟,与其投入精力在此开拓市场,不如把眼光放到大陆,交给他代理也是可行的。

    但刘星林并没有应承,然后谈到销售数量,刘星林想了解市场,而李国助只想奇货可居,刘星林一看,这铁质量太好也是麻烦,他一年只想卖几万斤,卖高价,搞饥饿营销,无奈自己把牛皮吹出去了,说什么寒铁稀少云云,也只能暗暗吃亏,量上不去就卖价格吧,也不说话,瞟一眼刘云飞,刘云飞知道该说话了“按普通铁上浮一成,这个本都不够啊,这可是极北之地的海外寒铁啊”,然后吹嘘一下多珍贵云云。最后讨价还价之下,按上浮5成计价。

    又谈起其他买卖,听说有毛皮,李国助也想吃下,他心想,现在日本控制贵金属出口,虽然他有门路,但毕竟不能太出格,其他俵物销量有限,所以,回江南的船货物不足,而且因为战争,貂皮等物在江南格外紧俏,所以,他也尝试交易,而刘星林呢一想,这样也好,省得去江南一趟,又节省时间了。

    双方又讨价还价一番成交了,刘星林把所有的毛皮都卖给李国助,换取了一部分粮食,硝石,硫磺等物,剩下的交易银两存在长崎的钱庄。跟李国助又约定好了,等回来时要采购一些物质,并给了一张清单。

    李国助自是欣喜,这是两头赚钱啊。

    接下来闲谈中,李国助询问社团下一站目的:“我等下一站去往辽东,听说辽东战乱,百姓水深火热,我们想招募一些百姓去极北垦荒,虽然那边气候寒冷,不宜种植,但捕捞,狩猎还是能养活大量人口的”,刘星林回答。

    “噢,我怎么没想到呢,我在大员和颜大当家建了一座寨子,从福建移人过去不易,百姓安土重迁,不到万不得已不想出海,但战乱地区就不一样了。”当下咨询刘星林,刘星林想,让移民去大员也好,社团一定要参与此事,能利用李国助的运力解救更多的战乱之民也是好事啊,

    当下就详细询问了大员殖民点的详细情况,商议将来会从大员采购大量粮食,糖类,鼓励李国助往大员移民,然后试探性的提出,说社团想在大员设立一个殖民点,不知道能不能成行。

    李国助心想,现在颜大当家越做越大,自己这个幕后人员都插不进手,原想把大员建成自己家族的后路,但情况不乐观,不如引入一个外人,两者互相牵制,自己在中间左右逢源。回头跟父亲请示一下。

    当下也不表态,只等社团从辽东回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