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天选之国1620 > 第十一章 委员会的应对

第十一章 委员会的应对

支付一定的工分,这样形成一个良好的经济循环。为此,新成立的财政组甚至准备发行工分票。

    从这么一改,团结社团事实上成为一个政体,随着发展,将来铁定会和经济活动分开,给予经济以更大的活力。

    随着投票声通过,社团正式成立。刚开始大家懵懵懂懂,让投票就投票了,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释放了一头多大的猛兽。

    散会之后,新科执委赵鑫去了造船厂,第二条船已经正在建造之中,由于思乡号太小了,第二艘比思乡号大了一圈,形制还是一样,但长桨取消了,计划吊装一台最小的汽车放在舱里,这个汽车将卸掉轮胎,驱动轴连上装在外面的明轮,驱动船只前行,没错,这是艘机帆船。接下来进入关键时刻,必须抢时间来壮大。

    炼铁厂的高炉已经竖起来了,在金水河岸边水流湍急的河段,因为有张云度这个钢二代,这个炉逼格很高,高炉的烟筒分内外两层,内层用耐火砖,外层用普通红砖,内层比外层高出一节,外层和内层之间的空隙是进风口,冷风通过废气加热变成热风以提高炉温,炉膛内也拐了几个弯,说可以让热气多驻留以提高炉温。鼓风设备准备用水力驱动,现在木工队的人正在河岸边竖起水车。

    木工队的这个水车,计划又给高炉鼓风,又给将来的农田灌溉。农业组的农田也开始规划了,计划一期平整出30公顷的土地建立团结庄园,准备种黑麦,玉米和土豆。现在已经组织人员在稀树草原上挖树根,做初步平整。

    由于农业机械和牲畜缺乏,农业部门压力很大。还有一个月就要播种了,时间太赶了。

    这个高炉设计虽然高端,但设计规模不大,一炉出铁也就在2000斤左右,也是怕设计能力不够,先小步快跑。

    张云度上回捡回来煤的样品经最终确认是石墨矿,于是,他和炼铁组几个人用石墨和粘土做了几个坩埚,准备用来搅炼熟铁和低碳钢材。

    铁器加工厂的“专家”还研究了做铁锅的模子,简单点说就是两坨泥砂模,取一个锅往一坨上坐下去,出现一个圆形的凹型,再把另一坨往锅里面坐上去,出现一个凸型,把这两个模型送进砖窑烧一烧,就成为做锅的模具。到时铁水往凹模一放,用凸模一压,冷了一口锅就出来了。虽然样子差点,但胜在快速,现在做买卖需要大量铁器,锅是必不可少的。

    意外后第二十五天,今天是炼铁炉正式出铁的日子,因为工作繁忙,来参加出铁仪式的人不多。

    炼铁组的小伙子打开高炉下部的炉门,铁水就流出来了,流到炉门下的槽里,由于槽里分了格,冷了以后这个大铁块可以敲成小块。装在坩埚里再熔了来造铁锅。

    “云度,什么时候能出熟铁啊,军工等着用呢”,李文山问张云度,“应该快了,我在那边弄了一个小一点的反射炉,坩埚也有了,不知道炉温上不上得去,如果炉温上去,能直接得到熟铁,如果上不去,那就得靠朱从彬哥哥的一身肌肉来锤打了”,旁边的朱从彬听见了,也没搭理他们,只是嚣张的鼓了鼓胸肌。

    “这一锅大概能出多少铁?”刘星林在旁边打岔,张云度回答“估计能出一千多斤,没装满,先试试看。”“看看这铁水,都是钱啊”赵鑫在旁边怂恿“一口铁锅能换一张紫貂,一张紫貂在江南能换回一头驴回来,百倍利润是没问题的”。“我靠,真的假的,”有质疑的。“那多少铁锅能换一个江南美女啊,”有做白日梦发骚的。

    朱从彬及一帮铁器厂的师傅们最近技术见长,给造船厂打铁钉是又快又好。不过,以后蝌蚪弹不用他打了,李文山找杜亮飞烧了一排砂模,炉子出铁了,用坩埚化铁水直接浇铸就好,又快又标准。

    现在,整个社团有30支火铳,武装力量得到加强。

    前两天定了弄硝田,地点看好了,在海湾南面一里处海岸山下的海滩上,计划清出200平米的一块地方,也就是个实验性质的,积累经验,就着山崖搭一个棚子,免得硝田被日晒雨淋。肥倒是有现成的,船上厕所的粪池容量有限,隔十天就满了,不得不排放到海里,现在只要找造船厂帮忙造一条运肥船就可以把船上的存货运过去,只是会员没人干这个,等将来有临时社员来了再用工分忽悠他们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