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 1068 靠什么凝聚军心?

1068 靠什么凝聚军心?

式步枪实弹射击和手榴@弹投掷以及拼刺刀等内容。

    魏鸿走过去检阅了一番队列,然后跟倭人军官点了点头,接着告诉陈九斤,马上把这些人带回营地训练,这里是学校,不要影响学生们上课,说完便直奔校长办公室。

    此时此刻的魏鸿更关注那些年龄超过十二岁,没有被教委拿走的那群未成年人,因为他打算从中挑选一些孩子,往基层军官方面培养——十二岁到十八岁之间的少年,这个年龄段正是进行军旅和文化培训的阶段。

    如今第二旅已经扩展到三千九百八十五名官兵,包括十二个齐装满员的步兵连、一个骑兵侦查连,一个后勤运输连和一个教导连,以及一个由十五名军官组成的参谋部,参谋长是苏高飞,如今,副旅长方临佑带着四个步兵连预计在三月下旬回到新安城,自此,第二旅算是团圆了,接下来,将有一场重大的军事行动在等着第二旅的全体官兵——代号“球形闪电”围剿行动很快就会展开,这场行动的范围北起欧库西南部铜矿矿区的丛林,南到帝汶岛南部海岸线的贝鲁河口平原,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帝汶岛上的乱源——山南部落联盟,真正掌控属于澳洲联邦领土——缓冲区。

    联邦陆军第二旅的士兵构成很复杂,有汉人、倭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北欧人、安南人、印度人,另外还有占一大半比例的是南洋土著居民,相对于民族构成单一的军队而言,这种民族构成复杂的队伍在管理上有相当的不同,在这里,种族歧视是绝不允许的,因为这回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由于凝聚人军心人心的意识形态不可能是民族主义,更不什么种族主义,而是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共通的人性——这是从思想意识角度联邦陆军第二旅的官兵们唯一能达成一致的地方了。

    因此,不管魏鸿他们意识得到意识不到,总之第二旅日后逐渐变成了穿越群体“普世派”的大本营,这里出身的军官和士兵很少有民族主义思想,至少在民族问题上不狭隘——这是必须的,因为向不同种族的官兵宣传民族主义思想是危险的,民族主义无无法让不同种族的人们凝聚在一起,更无法让不同种族的军官和士兵们团结在一起去打仗。

    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民族主义更具有普世性和广泛性的意识形态——比如阶级意识,无论你是什么种族、肤色、传统文化背景和宗教背景,这个世界的人类事实上全部都被分成了各种阶层,或者说叫阶级。

    那么,挑起阶级仇恨,搞一个阶级去压迫另外一个阶级也能团结起士兵们去打仗,不过,人类历史的经验表明,这个东西的副作用太大,甚至是致命的,阶级仇恨不能消灭阶级,只能造就另外一个特权阶级,而且必然伴随着残酷、反智和仇富,说穿了,这种意识形态其实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反动。

    幸好,人类的意识形态里还有另外一个同样具有普世性、广泛性的意识形态用于把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们团结在一起,那就是潜伏于人类思维底层的、共通性质的东西——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