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 715 大垅水寨的危机

715 大垅水寨的危机

有跟着沾光变成旗人----他们最后都编入了汉军绿营。

    再后来,这群人又跟随闯贼出身大清提督、江南巡抚李成栋南下两广攻占了广州。

    至顺治五年,李成栋又反清复明了,于是这群人又蓄发改服,跟着这位李大帅与清军交战。

    然而数年后的信丰一役,李大帅落水溺亡,至此部属开始星散。

    时有总兵官高珣收拢了这群散兵家眷,一共有五千余人,众人聚议,皆不愿再度剃发降清,欲往西南投永历皇帝,于是这群人再度南下两广。

    然而,却因为此时的永历皇帝早就脚底摸油远遁云贵去了,以至于关山阻隔,音讯全无,可怜众军及其家属投主不着,只好碾转至粤西海边,然后买舟南下。

    他们本打算西渡航琼另图出路,然而航行途中骤遇风暴,船队为风暴裹挟,最终漂流至香江诸位岛海域。

    此时总兵官高大人病亡舟中,众人惶恐无着,再加上风暴之下,船毁人疲,人丁妇孺骤减至不足千人,实已无力再做远航,幸好高大人之子高俊挺身而出,得众人推举为首领,于是在这极南海角之岛,立水寨自保,以捕鱼和种植莞香树为生业,总算是暂时安顿了下来。

    在随后的十年间,眼见那大清渐渐的如日中天,于是寨众更不愿北返回故土,好在此地位天高皇帝远之所在,鞑子朝廷暂时也鞭长莫及,于是寨众便在此地自治自理,安心生息繁衍起来。

    然而安定了近十年后,风云再起。

    前年,平南王尚可喜会同澳门红毛夷围剿香江附近海贼,许多水寨为官军所破,因这大垅湾之民虽结寨自立,但尚未有出海劫掠之行,加上寨子不大,行为也不显山不露水,于始终处于夹缝中低调生存猥琐发育状态,故得以幸免。

    后新安县令晓喻,责令方圆十数个残留水寨之民,立即剃发易服,以示为大清顺民。

    然大垅湾水寨的寨众老人皆在,自认为大明之属,不愿变更故服,好在这大垅岛地处偏僻,官府力所不逮,吏员诏令均不及这荒蛮之所在,于是这数年间,大垅湾水寨之内,汉家居民发型服饰依然故我。

    只是这附近水寨之民已剃发易服,见大垅湾不剃发易服,颇有不服嫉妒者。

    加之附近各寨之间,因为捕捞水域、田地和生意之争时有龃龉,于是这已经剃发易服之寨众,以大垅水寨尚未剃发易服为由,动辄以告官相威胁以助其争利,而这大垅水寨之人,毕竟属于外来户,加上人丁势力均不及别人,每遇纠纷,只能多有忍让。

    前几月,附近狮山、大塘两个大寨因沉香生意火并,双方械斗大战,两边无视大垅寨,殃及莞香树林木被焚毁大半,于是大垅寨众忍无可忍,亦出壮丁二百余人参与械斗出战,结果狮山与之结仇。

    不料这狮山寨暗通新安县令,官府派出绿营五百上香江岛相助,大塘寨终为狮山寨所吞并。

    如今狮山寨宣称要发壮丁五百人进攻大垅湾,还告官说,这大垅湾水寨至今尚未剃发易服,是为大清逆民,理当剿灭!

    于是新安县上报广东提督,欲发绿营并兵四百相助狮山寨剿灭之。

    显然,这大垅水寨之众虽安定生息了近十年,但人丁妇孺合计也仅仅一千出头,其中壮丁不足四百,如何抵挡狮山寨和新安绿营联合来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