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1 香江义寨

年间,船队便扩展至大小船舶十余艘,部属五千余众,为一时海上一霸。

    仅数年,闻舟山为清军所破,鲁王部将血战定海,十八万军民为清军所屠,定海城内,仅不及千户用于收尸,那黄斌卿留在岛上的眷属儿女尽皆殉节而死,无一遗孑,时寨众皆感叹程寨主神断,当年决然出走方救得一众身家性命,正所谓福祸相依,乃时也、运也,命也、数也。

    这程敬生平忠事黄斌卿,因鲁王戕害故主,又使爱女殇于定海,故对官家之事心如死灰,誓言既不事鞑虏亦不事大明,在香江自立,号香江义寨。

    李成栋以清廷之名招抚不从,叛清后以大明之属诏之亦不从,程敬特立独行,横霸海上,遇到官民汉夷海船,不纳号费规银者,一概强征,稍有反抗,即劫夺之,财货没收,人则绑为肉票。

    于是数年间香江义寨之名大盛,远近来投者众,而这个时节,岭南一带本就不靖,海疆更是官府鞭长莫及之处,官兵水师忙于内战,更是无力围剿,只能听任其渐渐做大。

    然而数年之后,平南王尚可喜大军南下,围城十月,肇庚寅之劫,屠戮羊城军民七十万,这香江一带,既是海上交通要冲,亦为海盗聚萃之地,又近羊城澳门,官府自然是不会放过。

    尚可喜平定南粤后,旋即发兵扫清地方。

    不久之后,尚可喜与澳门互通粮饷,派遣朝廷水师与澳门佛郎机海船合攻香江水寨,程敬人丁虽众,仍不支官军和夷船合击,被迫放弃水寨远遁南洋。

    程敬身长八尺相貌堂堂,平日处世公道,于部属心目中自有威仪,所带亲兵部属,皆常年亲自教导之属下,其近卫之士,自威虏侯府时就为亲信之人,故程敬末路之时,部属大部仍景从不弃,甘愿随之漂泊海外。

    程敬部众在这南洋之地,虽人地两生环视皆敌,但当地土著并不强大,加上部属仍然能戮力同心,因此一直在这婆罗洲洋面以打劫为生。

    后漂泊日久,为长远计,程敬率部属一路向南,至婆罗洲东南海外见一方大岛,见此处山势盘延千里,便在一处依山临水之地登陆,经与当地人探闻,此岛在苏禄之西南千里,苏禄人唤作遐来勿斯。

    程敬略通文书,方知此岛即为《岛夷志略》之遐来勿也,(后世称之为西里伯斯,即苏拉威西)的地方,此方物产丰盛,四季如春,程敬欲在此地安顿,逐率部属上岸,四处打探此地山形水势。

    又学当地土人,煮芋薯为食,酿椰浆为酒,派部属出海交易,重操盗商之业,再临海建木栅水寨,伐林拓地从事稼禾,终于安顿下来。

    数年间,程敬复招土著与之交易,贩运人口,势力再盛,然天不假年寿,部属刚刚安顿,程敬便染时疾,卧床不起。

    久病之后,程敬知时日无多,于是托付寨中大事于二女,此时两女已经长大,多年驰骋海上,且深得其父枪棒武艺真传,平日也帮协寨中事务,颇得众人之望。

    程敬弥留之际,招二女及部众于堂前,当众宣长女黄香姑为大统领,总领山寨事。

    旋即又对众人说,鞑清乃国仇,大明是家恨,程某忠事唐王黄大人,最终落得背井离乡无所依托之境,故吾等子孙后代,绝不事人主,无论大明大清皆然,又瞠目大呼,大丈夫当独行于世,傲然天地之间,方为人子!言毕而终,临终尚不瞑目。

    部属众人闻老千总遗言,无不感同身受,皆痛哭于堂前。感慨之余,众人当即拥戴黄香姑于堂前接任寨主。

    未己,众部属佐将,以程家两女婚配之事纷争大起,或贪其权势财物,或觊觎其美貌,为了平息众人的纷扰之心,不欲姊妹婚事引发寨内不和,两姊妹一日大集寨众,当众宣布此生终身不再婚配,只一心主持寨务。

    众人中有土著女眷者,当众高呼两姊妹为“圣女”,谓之为“大圣女”和“二圣女”,并顶礼膜拜,渐次随之者众,各旗把总佐将见势亦随之叩拜“圣女”,至此两女婚配之扰方才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