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 479 工科委的《发展纲要》

479 工科委的《发展纲要》

计划建议,要鼓励采取各种方式引入移民,并将移民里的未成年人全部收进学校进行培养。

    在这个《纲要》里,最引人注目的是火器的发展计划。

    冶金组化工组和机械组联合提出,要在今年年底以前,向全体大会提出一个具体的火器开发方案,他们的初步打算是,首先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条件,将以纸壳定装子弹和后装燧发线膛步枪为起点,争取在五年内开发出使用金属壳弹的后装单发线膛步枪。

    同时还要以蒙蒂尼机枪为起点,最终在五年内开发出加特林机枪,他们最终的目标,是在十年内大规模生产出马克沁机枪。

    至于火炮,这个《纲要》明确了两个方向——抛射**包的臼炮和以九二步兵炮为蓝本的轻型野战火炮,其中包括以此为蓝本的,加大了倍径比例的同类型舰炮。

    据说,这个火器开发计划有火塘俱乐部人士的深度参与……

    时间到了一六五七年的十一月初,妮可号的货仓里已经堆放了大约三十吨玻璃器皿和各种规格的玻璃镜子,总数已经达到了接近两万件。

    这些玻璃制品装在由竹子编成的竹筐里,然后用剑麻绳子紧紧地捆扎好,紧凑整齐地码放船舱里。

    竹筐和剑麻绳子是老王带着汉人妇女们做的,如今农场里劳动力相对充足,这些低值易耗包装物的生产早就不用穿越者们亲自动手了。

    从十一月五号起,大田里的甘蔗和甜菜先后进入了收割期,到现在,除了玻璃厂和机械厂以外,几乎所有的汉人劳动力都参加了这场收获行动。

    汉人们十分惊讶地看到了传说中的甘蔗收割机如何收割甘蔗,以及拖拉机如何从泥土中用桦犁翻出甜菜根。

    后来,一部分汉人很快就学会了如何操作甘蔗收割机,并且在若干年后,他们也将使用一种简易的小型手扶拖拉机耕地了,那是曙光机器厂的产品,那时,骆老板他们不仅造出了斯特林发动机,还造出了一种小马力柴油机,让澳洲进入了农业机械化时代。

    十一月中旬,大田里甘蔗和甜菜全部收获后,糖厂终于有原料生产了,这次的生产比上次要顺利得多,因为化工组提供的酸碱化工品比过去的纯度有所提高,这一回出品的绵白糖质量也比上一次好了一些。

    白糖生产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突破,是化工组终于获得了硫酸,尽管杂质有点多,浓度也不太高,但这个浑浊的液体里主要成分是硫酸无疑。

    这种液体来源于冶金组刚刚投产的黄铁矿沸腾炉。

    此前,在船员们的大力协助下,黄铁矿沸腾炉的安装和试生产很顺利,十月二十日上午八点,沸腾炉的升火仪式非常热闹,按照冶金业的传统,年纪最大的孙老被推举出来向炉内投入了一支涂满火油的火把,然后大伙就开始忙碌起来,六个小时后,冶金组的三位专业人士:华立、全振海和安衡通,一身灰头土脸地向大家宣布,第一炉铁水终于出炉了,并且还得到了几罐混合液体。

    哥几个说,陶罐里面“应该是硫酸,或者说,主要成分是硫酸”。

    于是在众人将信将疑的眼光注视下,不顾疲劳坚持在生产第一线指导业务的曹丽梅女士对化工组的人说,这批黄铁矿是经过挑选的,成分很纯,品位很高,所以这些液体值得信赖。

    于是化工组大胆地把这些液体用到了制糖工艺中,效果居然很不错!生产出来的白糖貌似比过去的要白一些,最让人高兴的是,出糖率居然也有所提高。

    最终,这一百亩甘蔗地一共生产出白糖四十吨,加上甜菜的出糖率也不错,如今一共有七十吨白糖被装入了纺织厂赶制出来的细麻袋里。

    到了十一月十二日,一千四百袋装满了白糖的麻袋和五百筐装满了玻璃制品的竹筐,被捆扎结实后装进了妮可号的货仓。

    至此,大伙都知道,目标为澳门远航即将开始,这一次远航,将对这个穿越集体的前途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