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刘三娘

胖高大的男人,而自己被抱着离开地面,然后被轻轻放到凳子上后,于是她终于看见了主人的眼睛,黑黑的瞳孔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双脚,她下意识地缩了一缩,然而却被男人的手给捉住了

    再后来,她尝到了生平从来没有尝到过的甜蜜味道不过,敏感的女人在去掉麻袋穿上衣服后,在男人眼前抛头露面时,她明显感到了一丝来自这位男人的失望的眼神。

    没错,这种眼神她见过,被倒手买卖多次的她,对这种来自男人们的眼神并不陌生——谁让她是一个身材高挑娇好,但模样平平的汉家女子呢

    刘三娘此时心如止水,见惯了风风雨雨的她知道,也许正是这一点,才让她活到了现在。

    刘三娘,家中排行老三,大明帝国东直隶省北蓬莱郡临海州人氏,她经历的人生的第一次风浪是在她刚刚五岁的时候。

    那一年,辽东军的李九如和孔有德的兵突然打了过来,少不更事的她并不知道她当时正在经历一场够资格写入史书的历史事件——吴桥贼造反。

    于是这场战乱折腾到到最后,是大明的官军开始围攻李九如孔有德在海边的最后一个据点——登州城。

    年幼的三娘当然不知道吴桥兵变那一年是大明朝的历史转折点,也是那位坐在京师紫禁城里的崇祯皇帝从巅峰跌落谷底的历史拐点,她只记得,那时是自己的人生转折点,当时,她被姐姐们牵着手躲进了刘府神龛下一个隐秘的暗道中躲避乱兵。

    但凡是大户富贵人家,府里总是有这样的秘处。

    然而时至今日,当年的花团锦簇早已在记忆中模糊不清,她只记得神龛的暗门在关闭之前,姐姐和母亲被隔绝在那道门之外

    然后一束光线射入她的眼帘,一个黑影出现在重新打开的暗门外,三娘身边的奶妈把手里的金子递了出去,于是那道暗门又闭合了。

    黑暗中,她只能听到自己和奶娘急促的呼吸声和暗门外姐姐和母亲的哭喊,其间还夹杂着兵们的笑声

    于是,显赫登州府城百余年的刘府就这样破败了

    后来,一个亲戚收留了三娘,在她终于长大变得亭亭玉立的时节,周围的亲戚们开始给她找婆家。

    然而,婆家还没有谈好,另外一个大事突然在亲戚们的口中流传:鞑子的骑兵入关了……

    那真是乱世当头啊,不久之后,自己的亲戚一家人就被鞑子掳走北去,而三娘则在奶娘的帮助踏上了南下的道路——村里那些侥幸逃脱鞑子骑兵的汉人们,很不愿意去那传说中的苦寒之地。

    于是三娘被南下的难民裹挟着渡过了淮河,吃尽了颠簸流离之苦,最后终于在金陵城下的燕子矶附近安顿了下来。

    此时的三娘,只有能与奶娘相依为命,奶娘对她很好,不仅没有让三娘吃苦,还教她读书识字

    然而,多年的碾转流离,让奶娘的身体跨了,终于一病不起。

    最后,卖身安葬了奶妈的刘三娘,这位当年登州府大户人家的小姐,孤身进了一个大户人家做起了使唤丫头

    那些年,金陵城头变幻着旗帜,最终,令人恐惧的鞑子成为这座城池最终的主人。

    如果不想做鞑子的奴仆或者不愿身入风尘,年青的汉家女子要么卖身成为汉人大户人家的婢女,要么赶紧嫁人,或者出家做姑子。

    这就是孑然一身的汉家弱女子能够选择的几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