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汉明 > 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传檄而定

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传檄而定


    喀喀木不是个帅才,但不容否认,他是个将才。

    二十多年的沙场征战,给他积累了丰富的战场经验。

    他在第一时刻意识地凶险,并毫不犹豫,在第一时间,做出了断臂求存的抉择。

    二千预备骑兵,以数骑一组,游击骑射的方式,生生拖拽住了小林骑的冲撞。

    这给喀喀森留出了足够的南撤时间。

    他麾下游骑与沈致远枪骑之间的战术差距,在此刻显露得一目了然。

    经过半天的激战,二万枪骑的强攻,愣是被喀喀木八千骑生生顶住,这还包括了喀喀森预留出来的二千骑兵,也就是说,真正在左、右两路对抗枪骑的,只有六千骑。

    当然,这也是枪骑没有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术,它们的踪迹,被喀喀木战前侦知,而本身喀喀木就预料到了北伐军可能会来袭,只是没料到会是凤阳城守军偷袭罢了。

    此时,喀喀木下令南撤,按理说,相互激战半日,敌我胶着的情况下,谁都能想到,撤,不是易事。

    可偏偏就是这么撤了,左右合计,尚有一万多兵力的枪骑,愣是坐视着敌骑从自己眼皮子底下撤退。

    是枪骑没有汲取军功之心,还是这些枪骑身在汉营心在曹?

    其实都不是,实力所致。

    半日的激战,不但将士力竭,连胯下战马也闷嘶不止。

    这就是实力的差距,非意志可以弥补。

    ……。

    小林骑的进攻受阻,时间不久。

    半个时辰不到,身后及两翼轻骑就赶来了。

    喀喀木留下的二千骑兵,至此,连渣都不剩。

    不知道是平山卫骑兵苦鞑子压迫久矣,亦或是被祖泽润、祖大弼劝归的降清明军,需要立个投名状。

    反正,二万多骑兵涉水过后,浍水河中,鞑子的尸体飘浮成片,几乎盖住了河床……归根结底,浍水,终究是浅了。

    ……。

    风雷骑意外出现在浍水河畔,其实已经表明了,浍水以北,东昌府以南,皆被二万多骑一路扫平,包括,此时防守空虚的徐州。

    想当时,吴争决意大军南撤,徐州民众悲走呼号,不愿意背井离乡逃难。

    可最后,还是选择跟随自己的子弟兵南撤。

    血脉这东西,有时候确实挺奇怪的,有着与生俱来的粘合性,特别是当面临外族入侵时,它的粘合性为表现得异常强劲。

    博洛占领徐州时,徐州城几乎是座空城,全城能喘气的全加起来,不足三万人。

    这是些走不动路的老人,故土难离,宁可死在自家炕头上。

    这些人老得让博洛甚至提不起劲来屠杀。

    当然,博洛心里是悚,他担心吴争报复。

    这些年,北伐军屡战屡胜的战绩,已经让鞑子想不起“打草谷”三个字了。

    舍弃,艰难!

    得来,却全不费功夫。

    当风雷骑风驰电掣、呼啸而过,徐州城传檄而定。

    城中闭门等死的老人们,成群结队上街欢迎王师。

    何等的自豪?

    就连那些刚刚复归的明军们,眼睛里也有热泪,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