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汉明 > 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谁更小人?

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谁更小人?



    几乎无险可守的江南一隅,生生被吴争打造成了一块清军啃不动的硬骨头。

    可到了这时,吴争才发现,这一套理念,已经用不下去、行不通了。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清的时代,一去不复还了。

    危如累卵之时,所有人想着的是生存,所以,吴争的理念被接受,至少无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对。

    但现在,局势开始稳定下来。

    义兴朝与清廷签署了停战条约。

    郑森进攻福建不成,退而求其次,在更南些的澎湖屿周边,积蓄实力,而被浙东牵制的福建、两广清军,也没有兴趣和精力与郑森抢夺沿海岛屿,这给了郑森极大的发展空间。

    郑森最大限度地收拢、整合他父亲郑芝龙的旧部,甚至不惜处死他的族叔郑联,夺取了郑彩、郑联手中的军队和控制的厦门,这就有了之前北攻,意图借助吴争军力收复福建的出使。

    但这项提议被吴争婉转拒绝,郑森暗恼之下,自恃兵力强大,独立起兵,结果遭遇大败。

    这场大败,对郑森势力造成了极大的损伤,最大的影响是,原广东提督李成栋再次降清,这就将广东近七成的土地归于清军控制之下。

    郑森明白,无法从陆地北攻,说的简单点,就是打不过。

    郑家海盗出身,对水战精通,陆战,就非常不堪了。

    之前以三倍以上兵力,两次兵临福州城下,结果被清军打得大伤元气,不得不撤退。

    加上郑森确实没有军事才华,这也难怪,海盗出身,虽说招了安,可家族没有军事底蕴,加上也没打过几场仗,想要造就出一代名将,确实非常困难。

    麾下兵力多,不代表着有战斗力。

    打打顺风仗还行,可真要统率超过十万人的大军,郑森还真没这个能力。

    所以,郑森选择由海路北伐,也在情理之中。

    原本,吴争就算知道郑森的目的,也不会阻拦,甚至还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但吴争没想到的是,郑森采用的是,一场针对自己的阴谋。

    这是吴争绝对无法容忍的。

    吴争心里敬佩历史上郑森三十年抗清生涯,可这不代表吴争认可郑森的心胸和能力。

    事实上,吴争心中,对郑森的品德和才能是非常不认同的。

    历史上,郑森组织了三次海路北伐,次次损兵折将。

    其中最可笑的一次是,清军不费一兵一卒,不发一矢,郑森数千艘战船在途中遭遇风暴,船毁人亡,死伤数万人,不得不撤回。

    十几万人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海盗出身,水手都是沿海籍,对于一场如此巨大的风暴居然没有预测、没有应对预案,造成整支军队的崩溃,这是不是可笑?

    最后一次北伐,更是令人拍案嗟叹,十几万大军几乎是没遇上清军什么象样的抵抗,直入长江,兵临应天府城下,当时应天府城中仅有清守军不足万人之数。

    如此兵力悬殊,加上郑军士气正盛,沿途汉人民众可谓是倾力相助、箪食壶浆,攻占南直隶真得应该可以说是手到擒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