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中华大抗战 > 第350章 密支那战斗

第350章 密支那战斗

    密支那为缅北重镇,位于伊洛瓦底江西岸,地处缅甸纵贯铁路的终点,成为水陆交通枢纽,南连八莫,西通孟拱,北达孙布拉蚌和葡萄;东面通到甘拜迪的公路再向东延百里,便到腾冲。

    缅甸日军十分重视密支那的战略地位,从1943年夏季开始即以第18师团第114联队驻守密支那及其附近地区。第114联队防守密支那的兵力为:第2大队主力部署于瓦扎一带,对西警戒;第3大队部署于潘丁附近;第1大队主力配属给第56师团。

    4月21日,史迪威命令梅里尔准将在太克里(孟关东南约50公里,位于库芒山西麓、塔奈河东岸)编成奇袭密支那的中美混合突击支队(简称中美突击队或中美联军):

    第1纵队由第5307团第3营及新30师第88团组成,归金尼逊上校指挥;第2纵队由第5307团第1营及第50师第150团、骡马辎重团第3连、第22师山炮第3连组成,归亨特上校指挥;第3纵队由第5307团第2营及英军别动队第6队组成,归麦吉(亦称马吉)上校指挥。

    尽快攻占密支那打通对华交通线,一直是中国驻印军进攻缅甸的战略目标。4月上旬,史迪威即决定奇袭密支那,但由于蒙巴顿反对攻占密支那,因而史迪威对英军保密。

    中美突击队于4月29日自太克里出发,原定5月12日到达密支那占领飞机场,因途中与日军第114联队第2大队发生遭遇战将其击溃,行军进程延缓。

    5月16日夜,第2纵队进抵密支那西郊南圭河后,即以美军第1营控制巴马地渡口,切断密支那通往孟拱的公路,于17日凌晨占领西机场,守护机场的日军向火车站退去。

    第150团控制飞机场及其周围要点,清理了飞机跑道,竖起风幡,电告史迪威机场已可空降。自当日下午3时起,将在各地机场等候的新30师第89团、第14团及炮兵、工兵各部队,陆续空运到密支那。

    18日上午,史迪威偕梅里尔飞至密支那视察部队,此时中美突击队也到达密支那北郊遮巴德附近,并袭占了锡塔普尔。日军第18师团在胡冈、孟拱惨败及第15军对因帕尔进攻失利,使日军士气大受影响。这次中美突击队对密支那奇袭,使日军颇感震惊。

    至5月18日夜,到达密支那的中美突击队;有第5307团三个营和英军别动队第6队,新30师第88团、第89团及第50师第150团,共四个步兵团、一个山炮连和一个重迫击炮连,其兵力、火力和士气,都比日军占绝对优势。

    但因梅里尔求功心切,自负而轻敌,未能采取中美指挥官的合理建议,对长途行军十分疲惫之师不做必要休整,即让第1、第3两个纵队分散在离西机场约九公里的遮巴德附近,而优势大减,也没进行敌情地形侦察和攻坚准备,尤未采取有力措施,切断日军增援补给线,使日军第18师团第114联队第2、第3两个大队、第56师团第113联队及工兵第56联队主力陆续增援,至5月30日密支那日军增至原来两倍多,达到千余人。

    中美突击队虽有强大空中支援,但缺乏陆空协调,步炮兵配合,火力不集中,而导致密支那奇袭演变成旷日持久、屡攻不克、伤亡惨重的攻坚战(自5月17日至8月3日,中美突击队共伤亡六千余人),完全失去了奇袭作战的意义,没有收到预期效果。

    5月18日晨,梅里尔令第1、第3纵队对北机场和锡塔普尔进攻。虽占领了机场,但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