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中华大抗战 > 第257章 分析敌情

第257章 分析敌情

    在瑞昌战斗紧张之际,第五战区为策应第九战区,连续发动反击,展开规模较大的潜(山)太(湖)之战。当时日军兵力集中于江南,江北占领区兵力较薄弱。第7军张淦部及第10军徐源泉部分别向潜山、太湖之敌发动强大攻势。8月27日,日军狼狈退出潜山及太湖。

    就在这一天,蒋介石发表了题为《保卫武汉的责任和要务》的长篇演讲。

    他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武汉现在已成为我们革命最重要的根据地,也是全世界视听所集中之点,武汉如能固守,即是我们最后胜利的开始;武汉若有疏失,就要使抗战前途加重不知多少倍困难。武汉的得失,直接关系于整个抗战的胜利和国家民族的生存。因此,我们一定要拼死固守,誓必保卫到底!”

    潜、太之战胜利,被媒体大肆宣传,政治部搞了庆祝活动,起到了鼓舞士气,稳定民心的积极作用。蒋介石却因此胜利而喜形于色,想入非非,曾在8月21日,对伦敦《每日捷报》驻华访员任金生发表谈话说:“扬子江阵线之一,不久即将展开剧战,此战将为大决战,吾人深信,必将获得较4月间台儿庄一役更大的胜利。日寇自欺欺人,妄以为攻下汉口,战争即可结束。须知即使汉口失陷,必不较去年南京之失陷,更可挫破中国之抗战,何况吾人深信,汉口必不致失陷也。日寇之困难,与日俱增,吾人将使其一败涂地。”

    此后,蒋介石从前线召回白崇禧和陈诚,并召集侍从室主任林蔚、军政部长何应钦、军令部长徐永昌等人,要商讨在江北大举反攻,使得白崇禧、陈诚不禁愕然。

    蒋介石兴高采烈地说:“我们这一次克复潜山、太湖,一方面是我军英勇克敌之功,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日军兵力集中于江南,江北兵力薄弱,防御空虚。我们就应该趁此时机,在江北大举反攻,一面收复失地,重创守敌,一方面牵制日军,使其从江南移兵,可解江南紧迫局势。日军兵力总归有限,侵略越深入,占地盘越大,战场越铺开,兵力也越分散,这就会出现破绽百出的情况。我们只要注意观察,发现漏洞,抓住战机,倾注重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可尽全功!”

    何应钦极为赞同:“委座分析得很对,我们应该乘胜发动反攻,扭转战局。”

    其他人却不表态。蒋介石问陈诚:“辞修,你的看法如何?”

    陈诚说:“从日寇最近在江南发动的连续攻势来看,的确其兵力侧重于江南,而江南形势极为紧张,我军虽配设纵深工事,但由于日寇进展太快,纵深工事几乎没有起到作用。江南最近战局失利,归结起来有两方面:一是日寇避开正面,向沿江发展,以其海军协同作战,补其兵力不足;二是日寇频繁使用毒气,以致造成我军重大伤亡。从这些迹象来看,日寇是在加紧夺取武汉的军事步骤。我认为目前仍应以加强防守为主,适当反攻当然也未尝不可,假如将主力用于反攻而又不能奏效,那是很危险的。”

    林蔚赞同陈诚的观点:“陈长官的话值得注意。日军最近在穷凶极恶地进攻,急于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在这种时候,我们只有坚持逐次抵抗,来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