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中华大抗战 > 第095章 中国军队突围转移

第095章 中国军队突围转移

    12月12日晚,唐生智召开师以上将领会议,布置撤退行动。唐生智首先简要说明当前战况,询问大家是否还能继续坚守?众将领沉默无语。

    唐生智遂即出示蒋介石命的电令:“电文说‘如情况不能持久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据此,我和罗卓英、刘兴两副司令长官及周参谋长研究,决定于12日夜开始撤退。下面,由周参谋长分发撤退命令和突围计划。”

    周斓把撤退命令和方案分发给各将领后,强调说:“首都卫戍部队决于本日(12日)晚,冲破当面之敌,向浙、皖边区转进。各部队行动时间、经过区域及集结地区,如方案规定。各部队官兵应携带四天炒米及食盐。”

    唐生智最后宣布:“撤退的原则是:大部队从正面突围,由第66军和83军掩护;第87师、第88师、第36师和教导总队,随司令部由下关渡江,由第36师掩护。会后立即行动。”

    城内各部队多沿中山路向下关撤退,而挹江门左右两门洞已经堵塞,仅中间一门可以通行,各部争先抢过,互不相让,不少人因挤倒而被踩死。如教导总队第1旅第2团团长谢承瑞,在光华门阵地曾英勇地击退日军多次冲击,却被拥挤人群踩死在挹江门门洞里。

    下关更为混乱。各部队争先抢渡,有的船因超载而沉没;大部官兵无船可乘,用门板制造木筏渡江。

    12日晚,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副司令长官罗卓英、刘兴及长官部官兵,从下关煤炭港乘预备的小火轮渡江至浦口,得到日军已至江浦附近、正向浦口包围的情报,遂徒步向扬州顾祝同第三战区司令部靠拢;13日7时到扬州时,顾祝同及战区司令部已移驻临淮关,临行时留下六辆卡车。唐生智等主要官员及卫队乘汽车至滁州转火车,于当夜到达临淮关。

    随后,第78军和第36师也由此渡江至乌衣集结,后乘车去蚌埠转信阳至萍乡整顿。

    12日晚,叶肇及邓龙光两军长商定:第66军和第83军不执行掩护任务,两军由叶肇统一指挥从正面突围,向指定地点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