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回到唐朝当神棍 > 第二十五章 我在唐朝写小说(中)

第二十五章 我在唐朝写小说(中)

    燕青从皇宫里出来,约莫已经到了下午三点钟的样子,今天秦府里依旧派了一辆马车来接他。

    燕青走过去一瞧,却没有瞧见秦怀玉那只逗比的身影,不由地心生疑惑,于是便问了问赶车的车夫,车夫咧嘴笑着简单解释了几句后,燕青这才知道秦怀玉去了长安城外的左武卫大营。

    “真君老爷,咱们回府么?”

    赶车的车夫是个地地道道的关中汉子,面相方正,肤色黝黑,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浓浓地土腥味,燕青不用细看,就知道这车夫是个极为憨厚的老实人。

    燕青踩着木桩墩儿上了马车后,赶车的车夫便抬手撩开了布帘的一角,憨笑问着。

    “时辰尚早,咱们先在城里随意逛逛吧,本君初次下凡,还没有见识过人间的繁华呢。”燕青闻言,沉吟了片刻,忽地微微一笑,道。

    “莫(么)问题。”

    此刻,憨厚车夫听得真君老爷的吩咐后,胸中顿时豪气风发,啪地一甩马鞭子,憨憨一笑,大声道了一句地地道道的关中方言。

    长安自古繁华,乃是历史上极为有名的十三朝古都,汉高祖五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是形容长安城在唐朝时的繁荣盛况,这个时候的长安城,真可谓是四夷来朝,八方共贺,堂堂一派中原大国的磅礴景象。

    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谨,结构对称,排列整齐,而贯穿南北的朱雀大街则是一条标准的中轴线,它衔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以及外城的明德门,把长安城分成了东西对称的两部分,东部是万年县,西部是长安县,东、西两部各有一个商业区,这也就是后世耳熟能详的‘东市’和‘西市’。

    秦府的马车缓缓驶出皇城的朱雀门,穿过玄武大街来到了人声鼎沸的西市,燕青掀起窗帘,耳旁听着车夫‘口若悬河’的吹嘘着西市的各种传闻趣事,听着,瞧着……最后,燕青慢慢地笑了。

    进入西市的繁华地带后,由于人潮汹涌,马车已经不能正常的行驶,往往前行一步,都需停滞数十分钟,燕青神色玩味的露出笑容,谁能想到,在千年之前的长安城里,他居然也会遇到堵车的情况呢。

    马车艰难地前行了片刻后,燕青便建议车夫把马车停放在一旁,让他陪着自己随便的走走。

    闲庭信步的随意走着,静静打量着玄武大街两边的摊贩货物,燕青的眼神里满是见猎心喜的神色,每每遇到不懂的东西,便会拉过车夫让其解释一番,逛着,逛着,燕青也不出意外的看到了很多肤色各异的胡人和昆仑奴,甚至还去了一家乐坊欣赏了一曲胡姬妙曼舞,两三个时辰游逛下来,他见到了很多的趣事,也对大唐的繁荣有了一定的了解。

    逛了两个时辰后,燕青有了些许疲惫,便唤着憨厚车夫返回了停放马车的地方,钻进马车,缓缓驶向了回秦府的原路。

    就在这时——

    车厢内闭目养神的燕青忽地两耳一动,隐约听到了一道弱不可闻的叫卖声,倏地睁开双目,眼神中闪过了一道亮光,连忙唤住了车夫。

    燕青走下马车,在车夫满是疑惑的目光中,仔细地倾听了片刻,便追寻着那道叫卖声,来到了一处老农妇人的摊贩前,看到摊前摆放的那件熟悉的货物,燕青不禁浮现出了一抹欣喜地神色。

    “大娘,您这羊肠衣怎么卖啊?”燕青指着摊前的某物,淡淡一笑,问道。

    “羊肠衣?娃子,你要这个干啥?这个不值钱的。”卖货的大娘,两鬓斑白,面色微黄,一看便是饱经风霜的乡下农妇,不过心地极好,看到燕青不去问别的事物,反而指着剥离在一旁的羊肠衣问价钱时,便好心好意地提醒了一句。

    “额……不值钱?那您可以把这些没用的羊肠衣送给我吗?”燕青一怔,随即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