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科幻灵异小说 > 从提AK47到三国种田开始 > 第119章:莫非主公是想……

第119章:莫非主公是想……

制式的生产卖出。

    鉴于成本的关系,像锄头,镰刀,铁铲,钉耙这些东西的定价都在百钱左右。

    按百姓人均年收入一千钱来算,一件农具卖那么多钱肯定是高。

    但这已经是郑琛算过后得出的最低价钱,甚至商行都没赚钱。

    赵泰基本上取消了力役制度,换成做工得酬劳来取代传统无条件倒贴钱的力役。

    好肯定是好,可这样一来就会多出很大的开支,就像开矿的工人,炼铁的工人,造农具的工人,都是要给工钱的。

    卖农具也就勉强能保证收支平衡,还没把材料钱算进去。

    一件农具会让百姓的余额缩水,可却没人会埋怨价格贵,因为在此之前可没有农具卖,即使有那也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价格。

    可看事情不能光看表面,农具是贵了一些,但买回去后能为耕种进行加持,地种得好就收得多,就能多赚钱,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在定价格之前,赵泰有考虑过区别对待,那就是普通百姓能以最低价格拿到农具,世家富户却要以五倍甚至十倍的价格买。

    他原先是这么想的,仔细思索后他决定就这么干。

    “百姓用积蓄来买农具,严重的还会掏光家底,而世家富户也能买农具,对他们来说买几百件都是九牛一毛。”

    “何况铁农具是由我来制造买卖,不受朝廷盐铁专卖制度管控,可以放心大胆的买。”

    “我就不信他们会忽视农具的作用,还去使用老旧的人力耕种方式,毕竟他们地多,收获后赚的也多,这点道理脑子稍微一转就能明白。”

    “那何不借此事,让百姓当一回黄牛,反正就算下令禁止也会有人铤而走险把低低买的农具高价卖给世家富户。”

    “如此,直接不禁止,让百姓得一波实惠,甚至这里面还有更大的操作空间,手下出那么一两个徇私枉法的贪官也合情合理嘛。”

    他要继续掏一下世家富户的钱粮,就像用纸掏他们的钱粮一样。

    没有盈利,那就想办法盈利。

    “尤阚,把郑琛给我叫来,就说他又有活干了。”

    当郑琛出现在赵泰身边的时候,他正拿着没有用木头组装起来的镰刀,还有锄头等农具观看。

    “拜见主公。”

    “尉曹史来了,先看看这些农具如何。”

    农具郑琛肯定都是看过的,连怎么用,有什么用途他都一清二楚,毕竟他在之前就亲自使用过,这些东西不难理解。

    “自是极好的,但农具不是已经在往外卖了吗?主公还让属下看这些农具是有何深意?”

    “深意没有,但生意却有。”

    郑琛陷入沉思,因为他感觉这个情景好像经历过,当初赵泰想卖泰安医典时也是那么说的,不过后来没有实施而已。

    “想到了什么?”

    “主公莫非是想,宰世家富户一刀?”

    宰人这种事郑琛已经很熟悉,毕竟风靡各地的纸张就是由他去操作经营的,为赵泰提供了好大一笔财富。

    赵泰之所以能轻徭薄赋后还能搞东搞西,就是靠泰安商行,还有最赚钱的纸张生意撑着。

    “你说要是我给百姓定价一百钱一件,给世家富户却要一千钱,却又不禁止百姓买了后转手卖出去,会发生什么事情?”

    “百姓会收获利益,甚至形成产业以此为生。”

    这一点郑琛看得透彻,产业链,代购,低买高卖就是这样形成的。

    “那要是让百姓限购,规定一段时间内只能买一两件农具的话,会如何?”

    “百姓会得利,却不能以此为生,主公这样做,恐怕是不想让市场乱掉,以免普通百姓无农具可买吧?如此既不会冲击市场,又能让一些百姓得利,能加价从百姓手里收购农具的也就只有世家及富户,属下说得可对?”

    市场要稳定,但又要让一些百姓有得赚,还能让世家富户出血,的确是个好办法。

    但有一个前提,要让世家富户觉得值,赵泰的区别对待,一百钱跟一千钱的对比价格是这一切的基础。

    郑琛从商这段时间以来,还是第一次在赵泰身上看到奸商的本质,可谁让他是这些产业的拥有者,想怎么卖还不是他说了算。

    甚至说不卖给谁,那对方就绝对不能直接买不到赵泰的东西。

    没有管制的垄断,也没人能奈何他,就是这么霸道。

    郑原以为这就是赵泰的打算,结果却看到赵泰正一脸微笑的看着他。

    这让郑琛心头一跳,莫不是像之前那种跟天下人做生意的言论吧。

    郑琛觉得这大可不必,因为他发现赵泰想法是好,但做生意却是半桶水晃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