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259章 点火和弹簧

第259章 点火和弹簧

  说到打铳,何小车很有经验,头头是道。

    “说的好。”丁毅大喜,拍案道:“你这个经验,要全军推广,提高准确度,何小车,你说的好,说的好。”

    何小车喜不自胜,脸涨的通红。

    九月二十五日,丁毅派阮思青带船去登州,接回秦楠和其家人,同时下令登州大卖场暂时停业,阮思青没问为什么,立马动身。

    当天阮思青刚走,李忠义就兴冲冲的过来了。

    原来匠作局先后制出望远镜和燧发枪。

    丁毅先是大喜,但现场看过望远镜后,不是很理想。

    望远镜没有欧州同期的精致,倍数也不高,但聊胜于无。

    他勉励了一番工匠,示意他们继续努力,想办法提升倍数和清晰度。

    同时下令先做一部份分配到把总以上。

    接着他去看周大虎夫妻。

    夫妻两经过近一年多的研究,改进,终于制造出第一把燧发枪。

    燧发枪枪管也是用钻床钻制,而且这根枪管是全钢枪管,造价比较贵。

    但用周大虎的话说,这枪管可以连发三十枪左右才会变形。

    如果不是连发,使用时间更长。

    “因为枪管改进了,装药量不同,这燧发枪射程和威力比鲁必铳还要强。”

    “唯一的问题就是点火成功率。”

    “我们几天时间打了五十枪,成功率只有23枪。”

    “。。”才23?一半都不到,丁毅有点失望。

    周大虎夫妻向丁毅解释。

    现在燧石已经没有问题了,用了日本的燧石后,点火率大为提高。

    但燧发枪需要撞击生火,眼下的问题是撞针和弹簧的问题,赵氏说,主要是力度不够,所以点火率不高。

    下一步的改进方向就是弹簧。

    弹簧在这个时代的制作难度非常高,材料上首选纯钢,最好是苏钢拿来再煅炼三次。

    为了试验弹簧,他们和工匠们试了很多次,苏钢再炼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五次,甚至六次。

    试来试去,最后确定三次后的钢材,是最适合做弹簧的,太多了就脆,少了不够韧。

    他们制做的方式也是这个时代最超前的了。

    先打磨成细针,然后缠绕在铁棒上,接着拿起来,很多放在一起,用重压压住定型,大概要压一个月以上。

    最后出现的问题是,钢材不比铁材,他有强大的韧性,不是你想把他缠起来,就能很好的缠起来。

    往铁棒上缠时,仅靠人力,根本拉不齐,所以做成的弹簧上下不平整,每圈每圈都不对齐,这导致弹力也大减,影响点火。

    按周大虎的说法,只要解决弹簧问题,点火问题也能解决,到时点火成功率最少八成以上,可以超过鲁密铳。

    两夫妻和工匠们想了很多办法,还是不能把弹簧拉的整齐,所以最后他们想到丁毅丁大人,似乎什么都懂,只能请他来看看了。

    丁毅想了想:“人力拉不动,就用水车,机床来拉。”

    两人愣了下,他们也想过这办法,但他们必竟不是专业做机床和水车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弄。

    “拿笔和纸来。”丁毅道:“说实话,我也不是专家,也没学过这个,但咱们可以试试。”

    “很多创造和发明,都是大伙不停的试验试出来的。”

    众人都觉的丁大人好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