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245章 剌猬之城

第245章 剌猬之城

建国时,金州卫指挥使韦富来督修。

    当年他们来到这里,亲自带领军民,伐薪烧炭,辟窑制砖,以青砖逐段包砌原破旧的土城墙,工程量非常浩大,前后经历两年才把金州城全部包起来。

    据说当时烧的青砖,就是用的南关口前面的河中挖出的河泥。

    原本的金州城是个“亚”字形的小城,明朝于1561年又添加了四个角台,城门前有条四米多宽的护城河,还没有瓮城,历史上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才加瓮城。

    因为是“亚”字形,所以城东西宽560米,南北长850米,城墙才高八米。

    丁毅当初进攻时,就是从南门攻进去的。

    这城大概相当于十个左右徐大堡,不算太大。

    这些天都没有后金骑哨过来,丁毅这边也是大胆的在开始修城。

    大量的辽民从旅顺往金州迁移,两万辽民用了十五天,就全部到了金州。

    丁毅在城墙上拿着纸,赵大山和张经分开,上面是丁毅画的图,建设司钟镇奴等各级官员都在看,听丁毅说。

    “就地拆掉里面原有的所有地基,石头,堆彻到城门口来,与城门口平齐。”

    “从南门,一路贯穿到北门,形成一条贯穿全城的巷子。”

    “。。。”诸将面面相觑。

    有人脸上都露出滑稽的笑容。

    这金州城原本就是个“亚”字形,(没有中间的两点。)

    丁毅让人在城门口建巷子,而且贯通南北。

    这意味着:“亚”字里,又建一个小“亚”字。

    一旦有人从城门口进来,就只看到一条巷子,沿着这巷子一直走,就从南城走到北城,一直能走到北边城外。

    大伙想着兵金兵气势汹汹从南门城门口冲进来,一路跑一路冲,沿着巷子,很快从北门跑了出去,个个都想笑。

    丁大人真他吗的绝了。

    “里面的巷子高六米,比城墙略短点。”

    “背后建房子,这两万辽民,会有两千左右就留在金州,住在这边,在城里面空出两百亩地,囤田自用,另留五千精兵。”

    丁毅的计划,沿着城门口平齐,建两堵六米高石墙,(两堵墙之间大概四米宽,城门也是四米宽)。

    可以并行五六个人。

    这两道石墙贯穿城南和城北,形成一条通道。

    墙后再建房,一幢幢连在一起,将士们可以上墙,等于上到屋顶。

    更绝的是。

    这两道墙形成的通道,本身和城门口一模一样是四米左右。

    但丁毅要求彻墙时,用铁剌和青石嵌在一起。

    也就是这两道墙彻完后,墙面上全是匠作局做的铁剌。

    这种铁剌五十公分长,小手指粗针,前端较尖,到时三十分公在墙里,二十分公在外面。

    墙上密密麻麻全是这种铁剌,铁剌有两米高。

    后金兵进来后,就不能靠墙,也不能爬上去,就算爬,也只能爬到两米。

    这墙面简直就和剌猬一样。

    到时大伙就站在墙下,对着下面放箭也好,放铳也好,随意的屠杀鞑子兵。

    鞑子这时只有弓箭能射到上面的人。

    所以第一步丁毅要求先筑墙(一米厚),筑好之后,在墙后盖房子,房子盖好后,在墙上也就是房顶上再建射击孔,主要用来防下面射箭。

    时间来的及就用泥砖,来不及就用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