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兰若蝉声 > 第一五四章 阴阳并济融奇阵 雷火相生动杀机(下)

第一五四章 阴阳并济融奇阵 雷火相生动杀机(下)

次响起,这一次庆云在舱中听得真切,那是注水的声音。声音发起的地方就和它们隔了两层铜板,因此格外真切。

    圆舱在被缓慢地抬高,由于圆舱的入口和铜柱的开口逐渐错位,他们来时的入口逐渐封闭。好在圆舱顶部留有通风采光的气口,让里面的人不会感觉太压抑。

    庆云能感觉到圆舱在不断的升高,而注水声永远在一壁之隔,他有些想不通,再次向暅之请教:“这圆舱,是个升降机吧?能够拔升这样的落差,实在是神奇。”

    暅之微笑道:“神奇倒也算不上神奇,但设计的确是巧秒。其实这跟铜柱是双层的,里面是圆舱的轨道,外面是中空的水槽。这两层的底部是相通的。

    井若联通,其势必等。所以我们乘坐的圆舱下方其实是水,外层水槽的水平面,永远和圆舱的地板在差不多的高度。

    当我们把杠杆拉到‘下’的位置,水槽会泄水,水位会一直泻到我们入仓时的那个高度。

    所以当舱门打开时,我敲击铜柱外侧,回馈如中空。

    随后我将杠杆拉到‘上’的位置,一定是打开了铜柱顶部的注水装置,向水槽中注水。

    因为内外水势相齐,所以我们永远感觉注水的声音就在一壁之隔。

    整个机关运作一周,耗时很长,但只能带走几个人脱困。

    这说明机关本来就是在最坏的可能下供极少数人逃走的,知道这个机关的人,应该不会超过五指之数。

    另外,最后脱逃的机关效率低,可以天然有效的阻挡追兵。这条脱困的路径,根本就不支持大规模搬运。

    事实上,根据史书的记载来判断,当时周人虽然攻陷了朝歌,焚毁了鹿台,但是这条密道,他们根本没有发现。”

    庆云依然只听了个囫囵,关于什么水势为什么相等啊之类的,他反正是不太明白,但暅之若说是等,那就必等。他的关注点是在暅之最后做出的结论,

    “吓?二哥,你是说,殷王和妲己,最后,逃走啦?”

    》敲黑板时间《

    这段时间由于双开的原故,尽量避免长篇大论,写得相对简短些。

    本节所讲的机械,利用了类似电动机的原理,这时在楞次定律上的延申。但是我们的土电动机并不讲究持续的输出,因为利用的也是间歇性的天然电源,所以机械装置就经过了简化处理。

    上一章我们提到了为什么认为部分古人懂得楞次定律,这一章我们就讲古人一旦懂得楞次定律能做到哪一步。

    接下来我们又讲了一个水力的升降装置,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原理古人确实懂的,类似的相关发明也不少。本文中的发明,对于古人来说,难点是那根铜柱。但是古代中国青铜范制(模具)功力确实很强,尤其是在大型青铜器排气方面。所做的器型碾压全世界同期文明。能不能做到那么大,我们不做展开,反正至少炮烙这东西在史书上是真的。

    殷王逃走,逃出关外,东渡美洲……等等,这个笔者之前说过,那些个“殷地安阳”之类的谐音更千万别当真,当真那就是笑话了。但是笔者也不完全反对。笔者曾经说,本系列有一部作品专门要提到这件事的。

    毕竟东渡美洲这种事,早在三万年前,人类就已经办到过了。

    看到这里的读者应该都知道,笔者对于走出非洲这个理论是非常不感冒的。所谓的走出非洲,应该是和75万年前多巴火山爆发有关。这一点笔者之前也提到过,按照进化学者的观点,这次爆发直接将全世界人类数量降低到了3000以下。

    所以中国的人类进化化石有一个罕见的断层,综合来看的化,这个断层是正常的。后期本地人类基因处于弱势,也是正常的,因为印尼火山爆发肯定对亚洲的人类族群影响最大,造成非洲人类族群占了绝对数量优势,在几万年的基因交叉后,非洲源基因占了支配地位。但这不代表亚洲没有人类起源。

    这里扯远了,我们再回到殷王逃脱说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