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半壁文娱 > 525.每一首民谣,都有一个故事

525.每一首民谣,都有一个故事

贤的实力是真的很强悍,之前差一些就上演了,但是用民谣歌曲去霸榜,这就有些太离谱,太夸张了。

    毕竟,民谣歌曲,的确不是现在乐坛的主流。

    像早年流行一时,风靡一时的民谣的主力——校园民谣,如今早就已经很难再看到什么能真正风靡的新作了。

    而其他的民谣很多可以说都是比较小众的。

    虽然也不乏一些好歌,但是还是那句话,民谣变得越来越小众了。

    “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夸张,民谣是没落了,但是不代表民谣真的没有市场,现在流传的最广的,传唱度最高的,曾经的经典老民谣可是占据了不小的份额。想要霸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搞全类型歌曲,那才是真的不可能实现,可是如果重新掀起民谣潮流的话,那么我想绝对会事半功倍。”陈知贤自然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听到陈知贤的话,邱旭阳倒是点了点头。

    “的确,民谣不景气,还真不是因为这个题材的歌曲没有市场了,而是很多独立民谣时期的音乐人,似乎都逐渐变的清高起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淡出,或平静生活,或默默创作,或归隐田园。

    是因为他们自命清高吗?并不是,而是劣币驱逐良币,劣币最讨厌的不是驱逐良币,而是毁掉大致公平的规则,并让大众无从分辨哪个才是良币。

    早前一系列长得像民谣却不是民谣的歌成了流量高地,民谣真的出圈了,民谣真的成了主流,可惜此时的民谣早已面目全非。那些歌手们将这样的歌叫做民谣,一些专家搔着头皮说应该叫流行民谣,可更多人喜欢冷笑着叫它们伪民谣或假民谣。诸如此类的流量民谣歌手在音乐平台上呼风唤雨时,那些真正玩民谣的人却悄然消失了,因为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三十六计,走为上。”

    “而流量民谣歌手,他们的作品,真正传唱的能有几首?于是,很多人开始高呼民谣没落,然后他们开始转战其他类型的歌曲,就像流毒一样,搞掉一块是一块,不止是民谣,其实其他的类型的作品,也开始逐渐出现类似的情况。”邱旭阳有些苦涩地道。

    “蒲公英民谣音乐节那边,应该没问题,不过,你确定要用民谣来作为主力?这难度可增加了不少啊。”邱旭阳又是摇头说道。

    “当然不止是这样。”陈知贤却是胸有成竹地道。

    “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我们要玩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不一样的东西?”邱旭阳等人都有些疑惑。

    “我打算给每一首歌,都赋予一个故事,并且把这些故事拍出来,为此我请了冯钢导演他们过来帮忙。我其实一直都觉得,有故事的歌曲,才是有灵魂的。”陈知贤说道。

    邱旭阳等人都是不由眼睛一亮。

    安宛如开口道:“是了,比如当初那一首《分手快乐》,又比如云歌的那首《从头再来》,林枫的那首《浮夸》,等等,等等,不说还没有觉得,你这么一说,我倒是突然发现,原来知贤你的歌曲,之所以能那么受欢迎,每次一出就必然成功,其实你早就给这些歌曲赋予了背后的故事。”

    安宛如这么一说,众人回想起来,还真的是这样。

    除开戏曲音乐节上的那几首歌,可以说,陈知贤的那么多歌曲,几乎每一首都是有故事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