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统计大明 > 第九百七十九章他们说的对

第九百七十九章他们说的对

剿匪加派更是多达三千多万两白银,这些还不是军费的全部。

    然后就是各卫所边军虽然军饷被克扣,但是两百个卫所当初太祖是把田地分给他们了,让他们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他们每年应该有四千万到八千万两银子的粮食产出,虽然大部分都被克扣了土地被挪用了,但是这个账就摆在那里。

    这就导致朝廷每年还要拿出近千万两银子养活卫所。

    光军费开支这一项,算上隐形开支,大明每年都超过一亿两银子。

    然后官员俸禄,除了每年的俸禄、禄米、还有禄田,冰敬炭敬,火耗收入等等,还有各种的吃拿卡要,加派摊派收入等等,一年开销也都数千万两。

    最后那几百两是下面的人吃喝之后送上来的,也就是人家吃剩下的,维持大明朝廷正常运转的钱,所以才显得少。

    您只往百姓身上加一文钱,发到部里,就变成了两文,到省布政使就变成了四文,道理州府就成了八文,到了县里就是十六文,县里在包税给那些税吏乡绅,从百姓手里收上来的时候就是三十二文。

    也就是说实际上崇祯八年的时候大明百姓大概承担了两亿两以上的税收压力,而所有的税收又都是从田地上出。

    崇祯八年在册的耕地只剩下三亿六千多万亩了,百姓要承担的每亩田租达到了近六钱银子。

    这六钱银子相当于一石多小麦,南方种水稻可能会好一点,但是北方百姓一亩地收的小麦也不过一石半,还要上交六成田租呢!

    只有夏天再种点杂粮,卖了杂粮交了租子和税收基本上一亩地剩下百十斤杂粮,包地十多亩,挖野菜才能凑够一家几口一年的口粮。

    南方富庶就是因为南方一年能收两季稻子,每年有五石的收成,地主拿走三石,再卖一石交粮税,每亩地能净赚一石大米,卖了换杂粮,三五亩的收成就够一家吃的,能攒下一点家底,但也仅此而已。

    老百姓一年到头种地交了地租再交皇粮,根本不剩下什么东西了,要是再碰上旱涝灾害,或者重病匪患官府摊派,那只有成为流民。

    剿流寇要钱,要钱就往田地摊派,摊派一下,更多的百姓成为流民,所以匪患剿灭不尽,官逼民反。

    现在大明虽然税收达到三亿两,但是免去了农业税,地租也降到两成以下,百姓的生活才有了本质上的飞跃。

    至于税收总量,还真的没有增加多少,这些钱全靠工业生产和商业繁荣才实现。

    假如一个百姓自己种地自己吃,平时在家编些东西种点菜到集市卖,一年到头一分钱的税收都不用交。

    只有大宗商品贸易才会产生税收。”

    崇祯怀疑的看着朱慈烺:“不对吧,朕记得大明税收不多,但是皇明商号挣的钱多啊,大明军费更是大半都是皇明商号提供的,有人说大明的军队其实是皇家的私军!”

    朱慈烺饶有兴趣的看着崇祯:“对啊,本来就是皇家的私军啊,有什么问题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都是皇家的,那军队为什么不是皇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