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统计大明 > 第四百八十九章东宫二十司

第四百八十九章东宫二十司

建立上下级的从属升迁完整体系。

    第四个部门就是教育司,教育一直是国家大事,大明虽然已经有完整的教育体系,但是说白了,那根本不是教育制度,那只能被称为选官制度。

    真正的教育是培养大明需要的各种人才,而不是培养所有人去当官。

    所以朱慈烺提高教育司的重要性,除了教授新学之外,像医学、工学、矿产、等等都要专门培养。

    第五个就是卫生司,主要管理医生资质审核、医疗建设、传染病、瘟疫、新医学的研究和推广、新药的研究和生产、中医药的种植等等。

    这个重要性毋庸置疑,特别是新生儿接生到照顾抚养这一系列技术的推广培训,将会直接关系到大明人口出生率。

    这些事情皇仁堂一直都在做,这次只是从里面抽调人员担任相关职务。

    第六个部门就是安全司,招募衙门里善于断案孔武有力的衙役成立地方安全司,然后州府在设立相应总司。

    在锦衣卫各省缇骑部门的配合下,处理一半案件,以及小规模的暴乱,强盗土匪等等。

    第七个部门是工业司,主管工匠户籍管理、工业生产规划、机械研发、新机器新技术推广和保护等等。

    工业现在只是兴起阶段,还没有那么多的工作要做,不过提前布局,打好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匠籍管理则是大明的一个特色,朱慈烺并没有贸然取消匠籍,现在工匠的地位虽然升高了,但是还并没有那种可以鄙视其他阶层的地步。

    如果贸然取消匠籍,搞不好有不少人选择改行,到时候引起大明工匠不够用那就麻烦了。

    第八个则是皇家科学院,一直以来,这个都是东宫筹办的组织,但是一直也没有纳入大明的官制体制中。

    这次趁着开府的机会,给这些人解决官身的问题,一来是种鼓励,表示朝廷的重视。

    二来也是告诉大家,即使只是搞研究,一样可以当官,至少可以吸引一部分无望科举的人投身科学事业。

    第九个则是交通司,大明交通问题一直是朱慈烺想要改善确无力改善的事情,以目前的财政收入,修一条从京城到江南的高标准公路,要么就是一代人工程,要么就是倾国之力。

    但是现在修不起,不代表以后修不起,大不了一段一段的修呗,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后修路的成本只会越来越低。

    就像后世修三峡的时候,那可是要到全国大会上去表决的,但是后来不要说几百亿的工程,几千亿,上万亿都不用了。

    这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建三峡的时候那是举国之力,但是后来更大的工程,反而用不了那么多人力,而那些钱对于国家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大明也是一样的情况,也许修第一条路的时候,大明要下很大的决心,拿出五分之一的财政投入到一条路上。

    但是随着行业的成熟,技术的进步,相关产业的培养,以后再修路只会越来越便宜。

    所以交通司现在成立不算找,反而可以提前规划规划路线,朱慈烺觉得这第一条路怎么也要从京城修到广州。